茂名大乙烯崛起南方油城 从36万吨到100万吨,石化龙头助推广东石化产业升级
2006/11/2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21次
【中国阀门网】茂名大乙烯崛起南方油城 从36万吨到100万吨,石化龙头助推广东石化产业升级 发挥大乙烯效应 建设粤西经济强市 全国首座百万吨乙烯基地投产 茂名:我国第一个百万吨乙烯基地建成投产 中油网消息:当镇海石化100万吨乙烯正在开工之时,当天津100万吨乙烯开始紧张施工之时,一座气势恢宏的银灰色乙烯新城已在粤西南海之滨的南方油城茂名巍然屹立,全国首座最大的乙烯基地茂名——100万吨乙烯基地不知不觉地走在中国乙烯行业的最前面。 从36万吨到100万吨,茂名石化实现了乙烯发展的历史性大跨越。随着茂名百万吨级大乙烯的崛起,加上早在7年前就已建成的千万吨炼油,身居南方一隅的茂名石化已变身为中国石化炼化一体化的最大企业,走过51年风风雨雨的茂名老石化基地也已成为广东省石化产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不仅推动着自身实现第二次腾飞,也与广东其它四大石化基地一起,成为助推广东石化产业升级、广东工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引擎。 战略眼光 果断决策—— 广东省领导为乙烯大发展一锤定音 茂名乙烯之所以晋升国内乙烯“一哥”,与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石化势将茂名建成南方重要石化基地的战略眼光密不可分。 目前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乙烯有着极大的需求,但国内乙烯产量相当不足。据统计,2005年我国乙烯当量消费量达到1600万吨,但国内乙烯产量仅750万吨,半数以上依靠进口。预计未来我国乙烯需求有望保持年均增长7%以上的良好势头,市场需求十分广阔。建设茂名大乙烯,对中国石化而言,是抢夺市场竞争桥头堡的需要,对广东省而言,则是解决资源紧缺燃眉之急的需要。 2003年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风尘仆仆地来到茂名石化,他穿行十里炼厂,察看乙烯新城。在乙烯改扩建总平面图前听取介绍后,他表示,“只要有市场有效益,乙烯能力能搞多大就搞多大”,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全力支持茂名乙烯改扩建工程。张德江书记的话为茂名乙烯的大发展一锤定音。2005年3月30日,张德江视察建设中的乙烯改扩建工程,指出茂名石化是广东重化工业的龙头,对全省经济有极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仅要全力以赴保证茂名乙烯改扩建如期完成,还要解放思想,永不停步,打造具有国际规模的重化基地。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也多次表示,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把茂名石化做大做强,中央大企业和地方要相互支持,实现和谐发展。 “茂名石化发展机遇难得,决不能失去良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陈同海于2004年9月和2005年4月两次来到乙烯改扩建现场,要求坚持高起点规模化,发挥中国石化集团优势,集中力量突破难点,加快工程步伐。 被称为茂名新乙烯建设成功的决定性人物的茂名石化公司经理李安喜告诉记者,正是超前的战略眼光、果断的战略决策为茂名乙烯的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廊清了思路,在工程建设最艰难的时刻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为全国首座最大乙烯基地的如期完工、提前全面投产奠定了基础,将当时多数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科学发展 乙烯惊变—— 创造国内大乙烯系列新纪录 历数茂名乙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创造了国内大乙烯建设工期最短、设备国产化程度高、投资成本最低等一系列新纪录,为国内石化项目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而这正好印证了科学发展的功劳。 装置规模大。新建的35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30万吨/聚丙烯、25万吨高压聚乙烯装置生产能力都是目前国内最大的。 建设工期最短。一般来说,大型乙烯项目从开工到建成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但茂名100万吨乙烯工程科学统筹、严密组织,整个工程只用了短短的21个月!投产期却提前了11天。提前1天,就意味着节约贷款利息和创造利润达600万元! 国产化程度高。茂名新乙烯除领先国内外的技术工艺外,自主创新技术多。茂名乙烯裂解装置510台设备中就有448台为国内生产,国产化率高达87.8%。此外部分核心设备也首次实现国产化。 投资成本低。这次改扩建每吨乙烯投资约1.2万元,远远低于目前国内新建乙烯每吨2.5万元至4万元的投资,创下了全国同行投资最低的纪录。 效益优。项目完全运转后,将使茂名石化每年新增收入150多亿元,增加利税30多亿元,年销售收入达到700多亿元,其中利税达100多亿元。 重环保。走在茂名的街头,闻不到丝毫油味。茂名乙烯改扩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环保“三同时”,注重循环经济和资源增值。不仅是全国管理创新一等奖获得者,还是国家级环境友好型企业。在建设投资中,用于环保投入就近7亿元,整个乙烯资源利用率达95%以上,乙烯排废指标全部达标。 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钱做最多最大的事,产生最大的效益;用自主技术、先进技术武装企业实现产业增值,拉动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走环保节约型道路,实现发展与环保共赢。从36万吨到100万吨,这个变量不单是简单的加减法之变,而是增长方式之变,科学发展之变。 区域引擎 “隔墙供应”—— 一批重大项目投资正加紧推进 石化项目产业链条长,对下游产业带动性强,根据国内外专家测算,大型乙烯企业对下游产业的拉动效应达1:50。围绕茂名乙烯产品进行的后续加工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茂名10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投产后,每年可生产出乙烯100万吨,占中国石化集团的1/6,占全国的1/8,乙烯化工产品300万吨,这将形成对周边地区的强大带动效应和聚集效应,促进乙烯后加工和精细化工等产业的勃起,可以带动数百亿乃至上千亿元的乙烯后加工产值,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目前,在茂名乙烯周边,正不断形成“隔墙供应”的榕树效应,吸引了改性塑料、丁苯胶乳、炭四利用等十多个项目、总投资近80亿元在茂名石化工业区建设或投产,投资20多亿元的60万吨对苯二甲酸等一批重大项目也签订投资协议,正在加紧推进。随着100万吨乙烯、60万吨对二甲苯、30万吨乙二醇等项目的相继建设,以“工业立市”的茂名市“三区一线”的石化产业大格局将逐步形成,同时面临着石化产品后加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龙头带动 产业升级—— 石化产业集群正日渐形成 随着茂名10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的投产,大炼油加大乙烯,使茂名石化基地成为广东沿海东西连接石化巨龙当之无愧的龙头。目前,这个龙头不仅拉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同时也将改变我国乙烯市场的竞争格局,对解决广东省能源、资源紧缺的问题,广东石化产业升级、广东工业适度重型化的结构性调整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茂名石化10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投产后,将大大提升广东省乙烯工业的生产能力,加上广州石化20万吨乙烯项目和中海壳牌南海石化80万吨乙烯项目,广东省每年乙烯的生产能力将增加至200万吨,跃居全国前列,总产能占到全国的1/4。目前,茂名石化的后加工产品大部分还源源不断地运往珠三角一带,大大促进了珠三角电子、轻工、精细化工等产业的壮大发展。 根据广东“十一五”产业规划,未来五年我省将投资1800亿元,自东至西打造一条沿海大石化产业带。目前,在广东西翼的茂名石化基地,茂名135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已经建成,近年又规划进行2000万吨炼油改扩建;在中部的广州石化基地,中国石化和科威特合资的千万吨炼油项目已经确定落地南沙,正在进行前期的工作;在东部的大亚湾石化基地,中海壳牌80万吨乙烯已经建成,中海惠州1200万吨炼油在加紧施工,计划2008年投产。放眼广东,围绕沿海五大石化基地,附加值巨大的石化产业集群正日渐形成,广东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更快了,广东离亚洲石化中心的目标更近了。 扩建历程 21个月!“铁军”托起石化巨龙 21个月!寄寓着几代石化人希冀和热望的茂名100万吨乙烯基地以惊人的速度降落在人们面前。品质优良、安全生产、人性化生产,一个不落。 追寻茂名乙烯改扩建工程回响的足音,人们发现,在这座巍峨的乙烯新城背后,是1万多名普通石化建设“铁军”日以继夜、艰苦拼搏托起了石化巨龙。 追回落后的3个月 茂名10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从2004年12月开始动工,必须在2006年7月28日建成,2006年9月28日投产,计划工期短暂国内少见。更重要的是,工程启动后步履艰难,施工进度落后于工程总体统筹计划3个半月。如何追回流失的3个半月,考验着项目领导的执行力。 在茂名100万吨乙烯改扩建历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个人是茂名市委副书记李安喜。 2005年6月9日起,他担任茂名乙烯改扩建领导小组组长。在抢建工程的动员会上,李安喜坚定地表示:“共产党员要勇于迎难而上,我们就是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可能变为现实。06.7.28建成、9.28投产目标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一系列打破常规争分夺秒加快建设步伐的重要决策出台;一批经验丰富、务实肯干的骨干在工程组织关键岗位上大显身手。科学决策使乙烯改扩建工程犹如一艘调准航向的巨轮,积蓄能量,冲破羁绊,加速向前。 石化“铁军”与时间赛跑 一幅幅劳动竞赛的场景在施工现场随时可见。设计单位加班加点,及时出图,深入现场,搞好设计变更,保证了施工的需要。施工单位埋头苦干,中国石化十建、四建、五建公司是茂名乙烯改扩建工程施工的主体力量。他们把精兵强将抽调到茂名,抓紧时间,埋头苦干,抢晴天,战雨天,拼抢工程进度。 应用施工新技术,优化资源配置,为工程建设插上了奋飞的双翅。 人性化精神在流淌 回眸21个月艰辛拼搏历程和追忆成功背后故事时,记者真切地感受到关爱建设者的融融暖意和“以人为本”精神贯穿工程全过程。 投资巨大、工程复杂、施工高潮时进场作业近万人的乙烯改扩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在作业界区内,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伤亡事故,连许多转战南北的石化老专家、“老工程”都称之“实属不易”。 回望100万吨乙烯改扩建的难忘历程,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项工程的提前建成投产,科学决策是关键,周密组织是保证,以人为本是动力。这就是乙烯改扩建从不可能变为现实的答案。 百万吨大乙烯为何引人关注? 乙烯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重要指标 在经济界,石油化工被称为工业的“粮食产业”,而乙烯则是石油化工的“龙头”——其生产的乙烯、丙烯、丁二烯和芳烃是所有化工产品的最基础原料。所以,钢铁、乙烯和粮食也常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仅仅是10年之差,当年轰动一时的“30万吨乙烯”,如今已成为行业的“入门门槛”。在“产能就是竞争力”的乙烯行业,包括南京、上海等地,已相继建成70万吨、90万吨的生产能力。而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投产的全国最大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再一次将广东乙烯项目的年生产规模,推到80万吨的新高度。 而与此同时,建设百万吨乙烯基地,也首次上升到国家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乙烯石化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 “建设大乙烯,也是与国际发展主流相适应。”亲历茂名乙烯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裂解车间主任李强介绍说,国外近年投产及在建的乙烯都在60万吨以上,最高已达到120万吨。中国建设百万吨大乙烯,已箭在弦上。
(来源:南方日报)
|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