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新华网广州11月18日电(记者梁钢华)我国科学家继去年首次在南海东沙西南海域发现并采集到两个站位的冷泉碳酸盐结核样品后,今年再次在这一海域采获冷泉碳酸盐结核样品,同时还发现与可燃冰密切相关的现代甲烷冷泉活动,进一步证明了该海域是潜在的可燃冰远景区。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其潜在资源量是目前石油、煤等的两倍,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新型能源。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运动相互制约,形成了断裂地块并沉积了丰富的有机质,具有可燃冰聚集、储藏的有利条件,是我国可燃冰调查和研究的重点海域。
据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透露,该所科考人员继去年首次在东沙西南海域发现和圈定了潜在可燃冰远景区后,今年科考人员在该海域的多个站位再次采集到碳酸盐结核样品和贝壳类生物碎块,收集了大块体结核表面的管状蠕虫,并采集了极端环境下功能基因多样性的研究样品。根据采获碳酸盐结核的站位数据,研究人员初步将碳酸盐结核区分布范围扩大到至少30平方公里。
此外,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周怀阳研究员等科考人员也在东沙西南海域潜在可燃冰远景区900米水深某站位现场测试了水体柱甲烷浓度,发现在近海底水体中甲烷浓度显著增高,推测该海域可能存在正在喷溢的甲烷冷泉活动,这是指示该海底下可能存在可燃冰的又一重要新证据。
此间专家表示,我国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采样、现场测试等综合调查和研究实验工作,将有望在该海域取得可燃冰调查和研究的新突破,该海域也有望成为探索和了解冷泉极端环境下的功能基因多样性特征和生物演变过程的天然实验场所。
中石化和俄石油公司联合收购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七日电(记者 贾全欣)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今天发布消息称,中石化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已经签署有关协议联合收购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此举标志着中俄在石油领域的合作进展顺利。
据称,本月十一日,中俄双方在北京签署了《 股东协议》,确定了共同管理双方联合收购的俄罗斯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的原则。十一月十三日,双方在香港签署了将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股份转让给合资公司的协议,中石化和俄石油通过该公司对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实行控股。此外,双方还与中国银行签署了融资贷款协议。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俄石油和中石化分别占有百分之五十一和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同时中石化和俄石油组成合资公司,共同经营管理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
目前,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新的股东大会已经召开,新的董事会业已成立并正常运作,油田的生产经营运行正常。根据有关决定,双方将共同研究制定公司的工作计划和五年发展规划。作为新股东还将加大对油田勘探、开发及生产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
据知,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是乌德穆尔特共和国主要的石油开采企业。二00五年,公司开采原油五百九十八万吨,日产原油一点六四万吨。有关资料显示,截至二00五年底,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探明石油储量七千八百四十万吨,探明和预测储量一点三一亿吨石油当量。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