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中国这句古语,正中花旗银行今日之心境。 11月14日,浦发银行(600000.SH)发布公告称,计划在11月16日增发不超过7亿股A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3.64元,计划最多筹资60亿元。 根据公告,浦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将按优先配售比例足额行使优先认购权,优先认购0.89亿股,维持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同时,记者从浦发银行获得正面确认,一直渴望增持浦发股份至19.9%的花旗却无缘本次增发。而一个可能的补偿方案是,本次增发之后,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花旗通过“认购公司发行新股的方式”再增持。 祸福相生。 尽管短暂地失意浦发,但花旗却可能长久地得意广发(广东发展银行)。11月14日,花旗集团董事长罗伯特·鲁宾现身香港,似乎已经做好了出手迎接一个巅峰时刻的准备。 得失之间,花旗的中国“双战略”备受考验。花旗暂不增持 11月15日,浦发银行董事会秘书沈思证实,本次浦发的增发是A股市场公开发行,因为外资尚不能直接在A股市场持有股份,除非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所以花旗不能在本次增发中增持股份。 一位熟悉A股市场的人士称,目前外资只能通过QFII投资A股,而直接投资则涉及多个问题,首先是政策上是否许可;其次是政策上如何许可,后者需要包括开户、交易、托管等系列配套规定。 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这成为本次花旗意外“落选”的直接原因。 如果不能增持,按照本次的发行量和价格,完成增发之后,浦发银行的总股本将达到46.15亿元左右,花旗银行持有的浦发银行股份将从目前的4.2%稀释至3.57%左右。 无缘本次增发,其实早有伏笔。 一位熟悉浦发银行的人士称,当花旗银行启动中国市场“双战略”以来,这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之一。 该人士分析了花旗的“双战略”,一边是牵头并购重组中的广东发展银行,希望借此翻盘,赶超已经取得相对优势的全球竞争对手汇丰银行——后者已经拥有交通银行(3328。HK)和中国平安(2318。HK)两家中国金融机构的股份,并保留进一步增持的权利;一边是继续增持浦发,保持对于这家优质上市银行的既得商业利益。 除自身机构和业务扩张外,这构成了花旗中国市场的“双战略”。 “重组广发和增持浦发是两个团队。”上述人士称。表面上,这是一个鱼和熊掌兼得的战略,但是实际上也是一把双刃剑。 2005年的12月21日,花旗和浦发解除了2002年的一纸婚约,签署了<战略合作第二补充协议>。 根据协议,花旗获得了入股广发行的机会,但是同样也为此付出不少。 一位熟悉浦发银行的分析人士称,根据新的协议,花旗原来享有的购股权、认股权和售股权,以及维持股份的权利一并都失去了。 这成为花旗无缘本次浦发增发的源头。 不过,花旗绝舍不得风韵初成的浦发。签订新方案之时,花旗还承诺不影响浦发的增发,并在监管部门的批准下,继续增持浦发。 根据浦发的公告,一个可能的补偿方案是,本次增发之后,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花旗通过“认购公司发行新股的方式”再增持至19.9%。 或许是巧合,海外媒体报道,浦发将于2007年在香港市场发行约100亿港元的H股,同时花旗将利用这个机会增持至19.9%。 香港市场的一位基金经理表示,他们已经听说这一传闻。他同时认为,通过购买H股的方式,花旗可以完全规避目前的国内关于外资直接投资A股的政策障碍。不过,这一消息未获得浦发的正面确认。对于花旗的增持,15日浦发银行网上路演,浦发董事长金运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按我行与花旗的战略合作协议规定,花旗的定向增发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我行股改完成并且本次增发顺利实施;二是法规允许和监管当局批准;三是双方董事会批准。因此具体增持时间目前难以确定。定向增发的价格按规定根据定向增发时的市场股票价格为基础确定。”突破“资本瓶颈” 尽管没有花旗的参与,但是这无碍浦发一举突破“资本瓶颈”。 过去的三年,这一直是困扰浦发两任董事长的心结。 浦发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浦发的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2003年末为8.64%,2004年末下降为8.03%,逼近监管的“红线”;2005年,浦发开始勉力自救,2005年12月火线发行26亿元次级债,勉强守住8%的底线,达到8.04%;2006年上半年,浦发再度发行26亿元次级债,但是资本充足率仍然下滑至8.01%。 除了舞动资本之手外,浦发同时还积极调整资产结构,扩张个人业务,减少对于稀缺资本的消耗。 不过,这一尴尬的境地将在本次增发之后大为缓解。 一份知名券商的研究报告认为:“按增发价格和募集资金60亿元计算,本次浦发增发的股数应为4.39883亿股,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9.07亿元。” 该报告称:假定不考虑浦发的资产结构调整,计算附属资本时不考虑专项准备中超过银监会建议水平的超额拨备;浦发增发后资本充足率为8.65%,核心资本充足率为5.72%,可维持未来2-3年平稳增长。同时,如果能够发行H股,浦发又将增加一条补充资本的国际通道。对于海外发行,浦发董事长金运11月15日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浦发银行将拓展多元化不同市场的资本补充渠道,确保资本总量和资本结构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和监管要求。海外上市也是资本补充渠道之一,目前尚无可以披露的计划。” 浦发的公告还披露,限于目前的经营环境,经营上仍然面对不小的风险。其中就包括信用风险、资本充足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11大风险。 尽管如此,前述研究报告认为,“将发行股数、每股募集资金净额13.43元代入模型,可预测出浦发年底每股净资产为5.5元,摊薄后每股净收益为0.77元;2006年ROE(净资产收益率)为13.92%,ROA(资产回报率)为0.48%。由此可算出本次浦发增发价格的动态PB为2.48倍,在目前市场氛围下基本合理。” 同时,“按昨日(11月13日)收盘价计算,浦发2006年动态PB、PE为2.62倍、18.8倍;2007年动态PB、PE分别为2.33倍、15.4倍,维持原有目标价16.1元、评级为‘增持’的投资建议”。 (来源:中国金融界网/21世纪经济报道)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