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和用肥旺季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化肥价格总体呈稳中有升走势,但主要化肥品种平均价格水平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预计今年后期化肥价格走势总体将保持基本平稳,部分品种价格将会有所下降。
用肥淡季价格趋稳
9月份以来,国内尿素市场的表现波澜不惊,各地的出厂价格也无大的变化。一般零售价在1540元(厂家零售价)。黑龙江等地虽不是用肥季,但价格偏高,出厂价每吨1600~1650元。我国90%以上的尿素产量用于农业,而60%~70%的农用尿素大多集中在上半年使用。因此,下半年尿素需求明显少于上半年,特别是进入9、10月份以后,全国尿素市场将逐渐进入用肥淡季,只有局部地区还有些用肥小旺季及一些工业尿素用量,总体需求将大为减少。
产能继续扩张尿素价格趋降
由于近年来尿素行业产销两旺,效益大幅提高,吸引了大量投资,各地新建、扩建尿素装置现象十分火爆。2006年是尿素产能释放的高速期,继2005年新增尿素产能229万吨/年(实物量,以下同)后,2006年还将有约400万吨/年的新增产能投产,且多在下半年,再加上中国石化多套大型尿素装置的煤代油改造相继完工(总能力约210万吨/年),实际尿素产能还有很大增加,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形成。
尿素出口数量将下降
为保证国内资源供应、满足农业用肥需求,今年国家继续对尿素出口实行严格的限制政策,1~9月份尿素出口征收30%的关税,10~12月份征收15%的关税,实际每吨尿素出口关税仍在200元以上,化肥出口将会明显减少。受国家政策和生产成本影响,预计未来几年尿素出口量将进一步缩减。
2005年,国家继续实行对尿素、磷酸二铵等主要化肥产品暂停出口退税的政策,并开始对尿素征收季节性的关税,受政策影响,当年出口暴跌244万吨。2006年国家对尿素出口的限制政策仍在延续,尿素出口关税依旧高企,预计今年尿素出口量将减少至100万~120万吨。由于化肥是高能耗产品,许多国家都对其出口作了限制。尽管目前国际市场化肥价格有所下滑,但预计短期内国家不会调整计划。
从更深层次上看,我国尿素产品的出口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国家对尿素企业的各种补贴上,随着化肥市场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国家已经开始逐步削减化肥企业所享受油、气、煤、电、运等各种优惠措施,我国化肥出口的成本优势也逐步减弱。自2005年底起,在天然气、铁路运输和企业用电的价格调整中,尿素企业受关照的程度已经大幅减小,“气头”和“煤头”企业生产成本平均上升50元/吨左右。原料市场价格进一步放开后,尿素价格将不再低廉,出口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冬储政策提前出台利于市场稳定
尿素冬储主要取决于大经销商,而大经销商主要看国家淡储政策,他们要等到中了国家的尿素淡储标后才会大规模冬储。前两年国家化肥淡储招投标的时间都比较迟,都到了年底才开始进行,失去了淡储的应有含义。今年10月10日即出台了淡储政策,从该日起即可开始淡储,这对10月份乃至后几个月的尿素市场有一定的利好作用。
(来源: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