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四大支柱产品促我国模具产业升级

四大支柱产品促我国模具产业升级

      2012/5/21 20:13:47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89

中国阀门网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高新技术领域的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不能没有做引线框架的精密级进冲模和精密的集成电路塑封模;计算机的机壳、接插件和许多元器件的制造,也必须有精密塑料模具和精密冲压模具;数字化电子产品(包括通讯产品)的发展,没有精密模具也不行。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制造中广泛应用。
  
  不仅电子产品如此,在航天航空领域也离不开精密模具。例如:形状误差小于0.1~0.3μ的航空导弹红外线接收器的非球面反射镜,就必须用高精度的塑料模具成形。因此可以说,许多高精度模具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部分。有些生产高精度模具的企业,已经被命名为“高新技术企业”。
  
  据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介绍,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模具发展情况并不理想,但自从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将模具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1997年以来,国家又相继把模具及加工技术和设备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并进行大力扶持。在我国加入wto后,被欧美等发达国家誉为“磁力工业”的模具工业,有一些国家将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模具工业正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
  
  一是汽车模具:我国汽车、摩托车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十几年、几十年不变的型号车将被淘汰出局,消费者除追求其性能更为完善、配制更为优良外,对车辆外观也将有更高愿望。汽车、摩托车只有不间断地推出新产品、新型号才能适应购买者胃口,而每一型号的汽车都需要几千副模具,价格上亿元。每一型号的摩托车都要近千副模具,价值1000多万元。且每种汽车改型时将有八成模具要淘汰。
  
  二是家电模具:现在生产一台电冰箱约需模具350副,价值400万元;生产一台全自动洗衣机需模具200副,价值3000万元;生产一台空调器的塑料模具就有20副,价值150万元。
  
  三是电子和通讯产品模具:这类模具市场中,音像产品占大头,其中尤以彩电模具为主。生产一台微机需模具30多副,且由于通讯产业发展迅猛,通讯产品也更新得快,对模具的需求也很大。
  
  四是建筑、建材方面:今后五年塑料门窗、塑料排水管和装饰塑料制品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到2012年,塑料门窗的普及率和塑料管的普及率将达到30%~50%,对模具的需求会有很大增长。生产塑料管件、门窗的模具企业,发展前景很好。”罗百辉指出,我国模具工业已从过去依赖进口的附属产业走向独立的新型产业。
  
  我国已成为模具生产和消费大国,世界模具生产中心也正在向我国转移。不过,在罗百辉看来,目前我国模具行业发展中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继续加以改进。具体表现为:技术含量低的模具已供过于求,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档模具还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诸如精密、复杂的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电子接插件等电子产品模具等高档模具仍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近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进口模具约11.2亿美元,2003年就进口了近13.7亿美元的模具,这还不包括随设备和生产线作为附件带进来的模具。
  
  模具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模具企业新增投资中,加工设备的投入要占80%。据罗百辉统计,全国约有40亿元以上的模具设备市场,而且每年还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
  
  模具行业发展最关键的还是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制造技术水平。目前,cad/cae/cam技术、快速模型制造技术在模具工业中的应用,使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
  
  另外,数控精密高效加工设备在模具的开发和制造水平的应用,如五轴加工机床、高速铣等也大大提高了模具行业的发展水平。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