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评测 > 五金企业巧打市场牌 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金企业巧打市场牌 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2012/5/10 21:06:49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20

中国阀门网】  开发生产低耗能、地耗材、低污染及高效安全健康产品,推行绿色制造,在国家减排的政策情况下,五金企业不能自乱方阵,找准自我转型的康庄大道,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低碳意识促进行业节能减排。打造一条和谐的绿色产业链,实现产品高效、节约型生产,竭力减少成本和资源的浪费,创造更广义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精美打动消费者的心:消费者对产品多元化需求的逐渐增多,产品价格已不再成为左右消费者购买的绝对因素,产品的设计以及整体的外观以及环保能越来越多的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的形势看来,常规的促销方式和简陋的产品以打动不了消费者的心,折扣、降价等已逐渐的被终端消费者所厌倦。
  
  在德国手工工具需求增加,舒适省力的工具最受欢迎。有助于紧握工具的平滑手柄和美观的外形都是吸引他们购买的重要因素。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就要制造精美的产品来打动老百姓需要。将精美的五金产品融入到人们享受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台湾地区手工具业凭借产品质量的稳重,产品品种精美,产品品种齐全,能配合客户需求在全球具有一定的优势。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品生产技术的创新,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五金产品不断涌入市场,如无油烟锅、锡制茶叶罐等产品纷纷被消费者所接受。而这些既美观时尚又实用的五金产品,也就成为了消费者赠送亲朋好友的首选。消费者对五金礼品情有独钟:“春节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现在烟、酒、请客吃饭已不在是主流,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脑白金将健康放在第一位,以送健康为目的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
  
  中国礼品市场暂不饱和,可开发空间巨大。在2300亿中去除鲜花和婚庆礼品占据的50%份额,传统礼品份额还有1100亿元,在除去上述行业内各种礼品类企业销售总额也不超过550亿的市场份额,还有550亿的市场空间。让五金企业走入礼品业的阵线,走进现代人追逐个性、时尚、品质的居家生活,正好迎合了现代人的心理。我们力争做到“春节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五金礼品”。给人们带来欢乐、健康和美好的生活。
  
  让节能环保融入企业文化:五金企业在新时代背景在展开新一轮行业升级实为大势所趋。在低碳、环保概念大行其道之时,高能耗的五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绿色经济的消费趋势又对五金市场提出了节能环保的新要求。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节能低碳正从国家政策转变为社会共识,高能耗企业在“十一五”节能减排政策的领导下,纷纷领悟到“低碳经济”的精髓。
  
  根据数据分析,耗能较多的机电产品用能约占全国用能的70%,在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面前五金企业降低能源消费,走低碳生产之路亟不可待。9月13日,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在北京举行的“全球节能创新产品”颁奖典礼上,电热水器领导品牌帅康荣获“节能奥斯卡奖”这也是电热水器行业首次获得“全球节能创新产品”大奖。这将是节能贡献的标志。随着节能技术获得全球领先优势,中国电热水器的下一个时代正在扑面而来,将为中国电热水器行业开辟新的领域。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国际部部长布莱克在评价中国电热水器节能技术的进步时也说:中国电热水器节能技术已经获得国际话语权。
  
  受国家相关节能政策影响,节能环保型门窗五金和幕墙的使用比例正逐年提高。门窗五金行业的节能改造也顺应了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权威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正处在房屋建设的高峰时期,但现在在市场上的建材绝大多数还是高耗能建材。如果现在不注重建筑节能,将直接加剧能源耗损,导致能源危机。
  
  让消费者感到健康、平安、放心、体面的产品已慢慢的走进家庭生活。随着人们生活的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一些家族使用的器具已被日用五金替代。部分睿智的五金商家们开始瞄准了对家庭和个人的五金市场已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在产品的设计等方面狠下功夫,平常的设计以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以设计创新理念带动产品的差异化,已然成为一条成功的创新五金之路。

(来源:锁具信息网 )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 阀门资讯 阀门新闻 泵阀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