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评测 > 中国模具行业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

中国模具行业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

      2012/4/26 22:42:27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34

中国阀门网】  中国模具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约占世界总量的近10%,跻身世界前沿,但模具总体水平与德、美、日等相比,约要落后10年左右。罗百辉认为,中国模具行业要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在政策、模式、技术等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模具行业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
  
  罗百辉在《论模具企业的管理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国模具企业经营必备战略》中指出,模具行业有原创性、集成性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自主创新模式,由于模具是集机、电、光、化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精密、超精密加工、高速加工、快速成型、CAD/CAM/CAE、信息网络等技术都得到应用,因此更适宜于集成创新。当然,某些核心技术的原创性自主创新和部分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十分重要。
  
  自主创新关键在于核心技术攻关
  
  因模具品种繁多、应用面广,因此自主创新应该选择重点,率先突破,再来带动全局。今后5年~10年,首先应在市场需要量大,如在目前主要依靠进口和能代表发展方向的汽车覆盖件模具和大型、精密模具方面进行重点突破。为了迅速提高我国模具行业的创新能力及模具设计制造水平,一些关键技术必须突破,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模具业有十项左右的关键技术,可综合成两个重大项目:
  
  1、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及网络化服务平台研究开发和应用
  
  这主要包括了引领模具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含模块化、集成化、协同化设计技术)和网络化报务平台两个方面内容,以集成创新为主,将创新成果应用到生产中,达到提高模具行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及缩短模具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等目的。
  
  2、大型精密复杂汽车模具的研究开发与制造
  
  这是针对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要求汽车环保、节能、安全和轻量化,和汽车模具需要大量进口的状况提出的。我们需要在高强度板热压成形工艺与模具和塑料成形技术与模具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并将成果用于生产,使热压成形模具填补国内空白,塑料成形模具提高水平,改变目前大量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从而适应和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自主创新可以走产学研路线
  
  罗百辉表示,提高模具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企业和企业家应该努力的实事,政府和相关协会组织也需要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植,坚持走产、学、研之路。
  
  1、政府有关部门应出台有关政策,大力鼓励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一是建立专项基金支持对提高创新能力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攻关;二是对相关企业实行税收、货款等方面的优惠,鼓励有关单位在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三是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模具行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地方政府出台一些保护和支持本地模具企业和有关单位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四是制定规划,理顺关系,建立合理的协调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在对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进行充实和提高的同时,建议建立冲压模具国家工程中心和国家模具材料重点实验室。
  
  3、建立全国性的模具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产品检测中心,加强模具技术开发工作和对模具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
  
  4、加强人才培训工作。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基本保证,建议在国家支持下,建立一个以培训师资和高级人才,尤其是以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全国性模具技术培训中心,同时积极进行国外智力的引进。
  
  5、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模具业未来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大型、精密、复杂等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的比例从目前的30%提高到40%;模具产品出口达10亿美元以上;模具综合水平达到亚洲先进水平。到2015年,使我国模具生产进入到强国之中。

(来源:金模网)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 阀门资讯 阀门新闻 泵阀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