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互联网企业受追捧 打响高校圈人大战

互联网企业受追捧 打响高校圈人大战

      2006/11/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58

中国阀门网】  互联网业的“圈人大战”愈演愈烈。为了将更多优秀人才纳入麾下,百度、Google、盛大等互联网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在高校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抢人”大战。 

  互联网青睐大学生 

  “到微软,意味着进入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到Google,将成为其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的'关门弟子';到雅虎,不仅能得到其中国首席技术官的亲自培养,还将拥有阿里巴巴给的股票、期权。”明年毕业的研究生小王对这些大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些公司提供的优厚待遇和发展空间,为大学生们看好。 

  在今年的校园招聘中,互联网企业几乎抢尽风头。早在今年9月,百度率先吹响了校园招聘的“先锋号”,在未来2-3个月内,由百度董事会主席兼CEO李彦宏亲自率队,奔赴全国20多个城市的数十所高校,招募顶尖搜索人才。 

  而在此之前,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曾对外宣称,Google新成立的工程院95%的职位要留给应届毕业生。同样,在微软互联网搜索技术中心的成立仪式上,张亚勤表示,近期的招聘目标已锁定即将毕业的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阿里巴巴、新浪等国内外网络巨头,其大规模招聘的职位也均面向应届毕业生。 

  火药味弥漫校园 

  眼下,在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等几大招聘网站上,各大网络巨头的招聘广告都处于显著位置。李彦宏、李开复、陈天桥、唐骏等纷纷在校园舞台上亮相,争先恐后地上演争夺人才的“PK秀”。 

  ·盛大:全方位储备人才 

  10月23日,盛大网络总裁唐骏在复旦大学相辉堂宣布,“寻找未来的互联网精英”2007校园招聘活动全面展开。 

  据了解,盛大未来将在国内的十多所著名高校同时展开招聘,并在杭州、武汉、南京、北京、成都等地举行全国巡回招聘会。此外,盛大网络特地在主页上开通了校园招聘频道,宣布人才吸纳工作“一年365天都在运作”。招聘岗位涉及管理、技术、策划、运营等各个领域。整个招聘活动历时近两个月,通过简历筛选、笔试、面试和录用审批等环节,全面考察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据悉,此次招聘的新员工,都会进入“盛大军校”学习,然后分别进入到管理和业务岗位。其中一部分将进入为培养管理精英而设置的长期培训项目——管理培训生,成为盛大的战略储备人才。 

  ·Google:揽才不设上限 

  近几个月,Google大中华区联合总裁李开复已经巡回了11所高校,并公开放言:“对于优秀人才,Google将不设招聘需求上限。” 

  李开复说,目前Google中国有100多名员工,但现在要把这个规模扩大到350人以上。李开复表示,“只要你是优秀的高校人才,公司可以出钱送你去斯坦福读博士!”据悉,Google的高校面试工作已经展开。 

  ·百度:对口专业最受宠 

  百度今年对毕业生的需求将超过300名,主要集中在技术类、产品类和营销类三大块,专业涵盖计算机、广告、营销、管理等。百度高级人力资源总监鲁灵敏透露,今年面向学生的岗位包括研发、测试等技术职位,以及商业应用分析等非技术职位,而计算机相关专业、软件工程类专业、数学类专业等将是主要对口专业。 

  ·微软:有激情就有机会 

  据悉,微软中国将招募200余名研发新人,这些人才将主要在微软从事统一通信、即时通讯、网络多媒体搜索、移动、数字娱乐等5大重点领域的项目开发。招聘职位包括软件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等。招聘方向主要为计算机相关学科的学生,有扎实计算机技术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也可以申请。 

  知己知彼方能应聘成功 

  最近两年,互联网行业的薪水一路高涨,受到大学生的热烈追捧。但是互联网公司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既要基础知识扎实,又要有工程头脑,还要够聪明。”几乎成为行业选才的标准。 

  ·逻辑思考与动手能力强  

  一个人是否具有清晰的思维方法,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应变、动手能力如何等在互联网业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百度的软件工程师,就要求既要思路新锐,又要符合现实需求。因此,应聘者需要先自问的是“你到底能做到什么”? 

  ·具创新精神 

  互联网公司最青睐有创新精神的新人。以Google为例,要求应聘人才有很扎实的基础,及很强的动手能力。如果应聘工程师,就要有很强的编程能力,同时,求职者要认同Google创新的企业文化,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智商高者获胜 

  比尔·盖茨认为,聪明人一定要反应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能迅速的进入一个新领域。微软有一套严格的招聘制度,从面试到笔试,对应聘者进行严格选拔。因此,对于专业基础扎实的学生来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善于举一反三,成功录用的几率会很高。

(来源:人才市场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