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条例颁布在即 外资银行积极筹备在华“子银行”

条例颁布在即 外资银行积极筹备在华“子银行”

      2006/11/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06

中国阀门网】     昨日(11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草案)》。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对此,多位外资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条例》颁布在即,部分外资银行将展开竞争,争取尽早设立在华“子银行”。

  东亚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张伟恩昨日告诉记者,该行已经成立了筹备“子银行”的委员会,并确定了内地“子银行”的公司章程和基本架构。“东亚已经基本完成了‘子银行’的筹备工作,只等《条例》正式颁布。我们能在第一时间提出申请。”张伟恩表示,成立“子银行”后,东亚目前在内地的各个分行将统一归至“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旗下。

  除了东亚以外,渣打、汇丰、恒生等以零售战略为主的外资银行,都在积极准备注册“子银行”。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戴维思日前在北京表示,该行在中国增加分支机构非常重要,渣打会增加在中国进行品牌和分支机构基础建设的投资。

  花旗银行中国区消费金融总经理李亚文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行支持在内地设立“子银行”。“花旗对发卡、本地居民存贷款等业务都有很大兴趣。”李亚文说。

  记者还从某家外资银行了解到,该行内地的多家分行目前正在申请增加资本金,为即将到来的人民币业务积蓄“粮草”。“预计在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后,‘子银行’对人民币的需求量将非常大。”该银行有关人士表示。

  银监会于今年8月下发《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随后还在北京、上海等地召开外资银行座谈会,就《条例》的部分细节进行沟通。“监管部门之前已经完成与外资银行的沟通,相信正式的《条例》不会有较大改动。”知情人士如是表示。

  据悉,外资银行目前主要对“贷存比不得高于75%”以及“非内地注册法人银行只能吸收单笔个人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定期存款”这两项细则有所异议。记者了解到,外资银行希望监管部门能够设立一个“宽限期”,以便外资银行能够逐步达到贷存比的监管要求。

  根据此前的有关承诺,我国将于今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银行业,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外资银行都能获得全面的人民币业务经营资格。业内人士认为,那些将零售业务作为在中国发展主战略的大型外资银行,都倾向于在本地注册,而这些银行已经作了相应的准备。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草案审议并原则通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草案)》。

  会议认为,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指出,实行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 会议提出,要通过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会议认为,为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和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督管理,促进银行业稳健运行,有必要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中国金融市场大门打开在即 外资银行面临改制

  一直以来,面向内地居民的人民币业务是外资银行始终不能“染指”的一块净土。随着今年年底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大限的逼近,似乎这块净土很快就会失守。但从银监会日前对《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修订稿的征求意见稿来看,全面开放似乎并不会如想象中来的那么猛烈,外资银行想要对内地居民全面开展零售业务,不仅需要对现有分行进行改制,而且仍要受到门槛的管制。

(来源:中国金融界网/国际在线)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