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10月14~16日,第四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第三次承办同一内容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汇集了国内油气成藏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并有长期致力于油气成藏研究的来自7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围绕含油气盆地流体历史分析、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机理、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机理等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国家“973”项目“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项目首席科学家庞雄奇教授说,这个会议可以让我们了解目前国内外油气成藏研究方面的重要信息,帮助我们启发思路,启迪智慧,有利于促进“973”项目研究水平的提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十分重视油气成藏研究,建立了全国惟一的教育部石油天然气重点实验室,成为全国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主要基地。该校作为主要承担单位的国家“973”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取得多项成果,已于2004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评审。今年,该校又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了“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项目。庞雄奇教授在介绍两者区别时说,前者主要是解决西部油气资源分布预测的理论问题,后者主要是揭示复杂构造油气藏和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演化机制,发展勘探理论与预测技术,促进西部油气储量和产量的快速增长。两个“973”项目具有很好的连贯性和继承性,都是为了解决目前我国油气勘探领域面临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难题。
国家“973”项目的陆续实施,将促使我国在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解决当前面临的重大难题,加快我国石油后备储量增长和西部油气生产基地的建设步伐。
(来源: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