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空气源热泵产业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空气源热泵产业发展

      2012/3/21 14:17:47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79

中国阀门网

 近日,据获悉,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一提出,空气源热泵企业就纷纷响应,在节能减排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
  
  推动城市低碳生活
  
  近年来,空气源热泵技术作为安全、节能、环保、高效的可再生能源真空泵技术已日趋成熟,被国内不少专家和企业看好。空气源热泵新一代热水器能效比高达1:4,假设全国50%农村市场换用热泵热水器:一年就可节约电能约142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9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14.7万吨。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引导低碳经济新生活
  
  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一提出,空气源(空气能)热泵企业就纷纷响应,在节能减排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据了解,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是继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后新一代热水器,是热水系统的又一次革命。它以节能、环保、全天候使用、安装方便等诸多优点,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热泵热水器产业。设计良好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用1度电可以获取电热水器用4度电产生的热量,是一种非常高效节能的新型热水器。
  
  热泵热水器对家庭而言节省了日常开支,对国家而言,不但节约了能源更减少了温室气体与污染物的排放。以前述数据,假设全国25%的家庭换用热泵热水器,一年就可节约电能约1420亿千瓦时(三峡电站2008年发电量才808亿千瓦时,相当于为国家建立了一个半的三峡电站);相当于节约了173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9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7万吨。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
  
  第四代热水器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真空泵行业发展迅速,逐渐从商业应用步入到寻常百姓家庭,同时随着推广力度的加大,节能四倍的空气源热泵新一代热水器也正为我国的环保事业贡献着更大的力量。
  
  谈到空气源热泵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问题时,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马德军说:这种新型的集热设备分为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目前地源热泵在北方的应用已相当广泛,而空气源热泵则从南方兴起,发展迅猛,应用范围遍及城乡。由于采用了逆卡诺循环原理,热泵热水器的能效比高达1:4,即输入一份电能,能获得相当于4份能量的热水,其效率是电热水器的4倍,燃油锅炉的2~3倍。由于无须太阳光直射即可工作,热泵热水器工作比较稳定,因此节能效果恒定而明显。
  
  马德军表示: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技术已经成熟、节能效果惊人的热泵热水器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目前最节能、回收投资最快的空气源热泵(空气能)热水器,已经完全满足了家庭的热水使用需要,有望成为城乡居民广泛消费的第四代节能型热水器。
  
  倡议推动空气能热水器列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家电下乡”政策的范围。本次年会还将倡议人大环资委、国务院法制办等国家立法和部门规章制定单位,能够尽快将空气源列入到《可再生能源法》范畴,鼓励、扶持热泵产业,使热泵产业可以认真落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各项重大决策,并使可再生能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和推广,惠及于民,并能使空气源热泵产品能够享受到与太阳能产品同等的待遇,并进一步促进热泵产品列入到国家发改委出台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政策和财务部、商务部出台的“家电下乡”政策范畴中。
  
  如能进入家电下乡产品目录,可以使国内生产销售的空气源热泵产品得到政府的直接补贴,对于增加其在我国家庭中的使用比例作用巨大。更重要的是,此举将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于这种环保节能产品的认识,进而形成优先选用节能产品的理念。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