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评测 > 金三角机床行业下滑引起多方深思

金三角机床行业下滑引起多方深思

      2012/3/1 13:35:54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82

中国阀门网

 去年的机床行情,因此,呈现过山车一样的态势,从上半年的火爆,到10月份变成加速下滑。今年走势如何成为行业关注焦点。由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和深圳机械行业协会在我区共同主办的2012年珠三角机床制造业形势与发展论坛,受到了来自广州、深圳、中山、佛山、东莞等地同行的关注并产生巨大反响。本版从本期开始,陆续刊发论坛的内容。
 

  去年6月后机床行业 开始下滑

  周勇(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捷甬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去年,机床行业上半年是非常好,从6、7月份就开始一路下滑,下滑趋势的严重程度引起行业极大关注。到12月底,如果还能有50%的产能或者是销售,那算是一个比较好的企业了。有很多企业仅剩下20%左右。从机床行业的数据上来看,我们跟踪了120家的企业,到12月底的时候,库存已经达到92亿。但是当月的产值才112亿,库存占了当月产值的80%左右,全年这120家重点企业产值是880亿,库存92亿,实际占了20% ,库存比2010年的时候同比增长了52%,这是很严重的一个数据,说明行业到去年12月的时候到了一个低谷。

  2012年,从出口指数看,广东的出口订单指数到了40,一下子就掉了8.5个百分点。广东的形势与国家形势相比,走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线路。从节后的调查看,机床行业应该是从低谷开始往上升,但是区域是不一样的,长三角、西部、北部上升的趋势幅度都比华南要高。广东的企业可能会比其它地方的企业承受的难度更加大,但是我们从整体来考量,还是认为市场比较看好的。

  潘伟华(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广州诺信数字测控有限公司总经理):对于2011年整个机床的形势,其实我们在2011年年头的时候就感觉不太正常,所谓不太正常是说,“你有货,能做出来,不管好坏,只要有货,就能卖出去”。达到这个境界,我感觉就是不正常的。今天,我感觉,可能在未来的十年八年之内,我们这种好的市场格局将会一去不复返了。为什么?未来的需求,产品一定有自己的性价比,质量、特色、服务,全方位的东西,甚至是对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在这方面的东西会要求更多。

  国产与进口机床

  差异在品牌竞争力

  潘伟华:机床的发展,还是要回归到真正的做好产品、服务这上面去,把握好你自己的客户才会成长得更可持久些,更健康些。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次经济危机造成机床行业这么大的冲击,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我们要反思一下,我们过去做过什么事情?我们未来要怎么做,未来做什么产品,乃至我们产品的特色,我们在哪些方面要突破,要延伸,要变成自己的特色,尤其在研发方面,有哪些东西要自己掌握,自己开拓,这样企业回归到一个理性层面来,相信我们未来的产品,才能更有竞争力。我们当年去做光珊数显的时候,满街都是进口的东西,其实我们通过一种非常良性的市场氛围,当年卖得非常贵,就造就了我们能生存能发展的空间。经过10年的努力,我们的技术接近进口的产品。

  李滨祥(深圳宝佳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一台进口的800的机床,德国的、日本的,60~70万,台湾的40~50万,但是为什么一到国产机床,卖30万都嫌你贵呢?你不就国产的吗,你凭什么卖这么贵呀。中国人自己把自己的看扁了,但这是一个舆论导向同时也是一个基础宣传有关系的。在座的有做丝杠、主轴、轴承的,有几个敢说,我这是国产的,敢说吗?说了你就是个地摊货。我就知道我们总公司,数控车,产量不少,一个月1500,但是结果呢?普车,原来说过,整个结算下来,一台的净利润100块钱,数控车,净利润1150元,这就是结果。

  陈翰源(广州机床工具行业协会监事、广州天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的机床为什么卖得这么便宜?几乎是论斤来卖的,对比外国的,大家知道外国的机床要卖多少钱?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去日本订机床,他要12个月才交货给我,一台400多万的轴心车,台湾都要8个月,因为他们订单排得满满的,到年底的时候,同样也是,要春节前才进口。说明什么问题呢?大家是同行业,但是在不同档次里面做生产销售。前年,我代表广州机床行业协会带领代表团去台湾参观了几个机床厂,其中我们去了成泰机床厂,他的双端车铣加工中心,如果在台湾买,卖80万元,但是同样的机床,卖给沈机和大连,却超过120万元,所以说有些机床在高端的,在大陆的价格实在太高了,这里边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的核心零件是掌握在别人手中。我认为我们在行业里是应该走我们高端发展的思路才对,不是跟人家拼产量。我们很多高端的,核心的,包括我们工具的都卡在人家手中。为什么我们买的机床用很多年,机箱的电路都没有问题?偏偏买一些国产的都有问题呢?这个要引起我们反思。我们不要盲目追速度,而是要提高产品质量。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