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评测 > 2012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2012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2012/2/25 9:39:05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52

中国阀门网

 近年来, 受益于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环境和强劲的市场需求拉动,国内机床工具行业出现了技术长足发展、投资热情高涨的局面。 
    数控机床的水平、品种和生产能力反映了国家的技术、经济综合国力。数控机床作为国防军工的战略装备,是各种武器装备最重要的制造手段,是国防军工装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然而,振兴数控机床产业对机床工业而言却有着一定的难度。据罗百辉介绍,发展数控机床所需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的核心,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因此,对全行业来讲,振兴数控机床产业既是战略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层高度关注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十二五”规划已将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内容,数控机床则成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点之一。 
在此大背景下,“十二五”期间,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将出现以下动向: 

    1、复合加工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新型复合加工机床如车铣和铣车复合机床、车磨复合机床、齿轮加工复合机床、车铣复合与5轴联动结合机床等产品不断涌现;重型机床增加多功能附件和转台等,复合化加工趋势明显;金属切削与特种加工复合有了新进展,激光、电加工与切削加工复合技术已经有了成熟的产品推广应用。复合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工艺流程产生重要影响。 

    2、直驱技术应用速度加快 
    由于电力电子和数控技术的进步,以及直线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光栅检测等部件的成熟,直驱技术在数控机床的应用速度加快,国外多家机床企业的新产品已使用直线电机驱动。直驱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推动数控机床的结构改变和性能提高。 

    3、微制造技术崭露头角 
    微制造(Inter-Micro)是指一种高效、绿色、高精度微制造新技术,用于加工3D形状的各种微型零件。目前,在欧盟的资助下,由德国、意大利等有关国家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组成的研究小组已经取得相关成果,如:超精密5轴联动微型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工具加工技术设备等。微制造技术具有很大应用潜力,应该引起业界的关注。 

    4、低温加工技术进入实用 
    研究表明,应用低温加工技术切屑去除率是原加工方法的2-4倍,刀具寿命能够延长2倍。尤其在硬金属切削领域如钛合金、镍基合金、球墨铸铁(CG1)切削效果显着。国外已有企业推出低温加工技术设备,并在航空制造加工中取得应用经验。 

    5、绿色制造技术正在兴起 
    绿色制造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节约能源、节约资源、提高生产率是绿色制造技术的核心要求。绿色制造技术应用是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迫切课题。事实上,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6、“解决方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 
    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体现了技术和管理的集成,是时代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全面解决方案是当今制造业服务的高级形态。未来,机床加工企业仅仅为使用企业提供主机将无法满足客户的全部要求,只有立足于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成为用户的“工艺师”并提供“长期服务和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订单。 

    目前我国中、高档数控机床仍需大量进口,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在性能、品种和产量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远不能满足国内用户的需要,产业振兴的任务相当艰巨。协会秘书长罗百辉指出,今后几年,我国机床制造业在满足市场需求向大重型和高档次发展中,将以数控机床为产业核心产品,更加着力于发展高速、高精、复合、智能、环保等关键性技术和设计理论及软件开发研究等基础共性技术。在产品发展上则把重点放在三个方面:实现关键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产业化,为数控机床产品升级奠定基础;发展高精度数字化测量仪器和数控刀具,为中高档数控机床配套;加快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满足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国家重点工程需要。
当前,用户对高端产品数控机床的需求较为强烈,突出表现在:一方面是数量快增。数控机床占机床总消费的比重上升到60%以上,且“十二五”期间仍将继续快速攀升。另一方面是需求档次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随着振兴装备制造业关键领域的高水平新产品的发展,每个领域都对数控机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发展大型火力发电和核电机组、制造大型化工设备、开发大型海洋运输船舶、研制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发展高速列车、新型地铁和轨道交通车辆等,都需要大批高速、精密、高效和专用数控机床来加工制造。新一代武器、舰艇、飞机、卫星、导弹的发展,对数控机床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201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都给机床产业带来了可观的市场需求。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