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水处理“膜时代”扬长避短靠融合

水处理“膜时代”扬长避短靠融合

      2012/2/13 12:42:17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21

中国阀门网

   中化新网讯  当前膜技术已成为水处理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膜材料的90%以上也用于水处理。然而,记者上周采访了解到,尽管水处理已进入“膜时代”,但不少专家指出:神奇的膜技术只有与传统工艺有机地组合才能完善功能,迈过成本关。 


  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是“十二五”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未来5年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的具体规模目标,到2015年全国新增污水日处理规模达9000万吨,比“十一五”指标高出一倍,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5000万吨。在技术路线选择上,膜技术是既定方向。


  主编《全膜水处理技术》一书的武汉大学水质工程系主任周柏青向记者介绍,微滤、超滤、反渗透和电除盐是目前水处理领域中最常用的4种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混凝、澄清、过滤等技术相比具有诸多优势。我国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污水成分复杂。在实际工程中,仅用传统技术往往不能解决问题,使用掌握膜分离技术则有助于设计出形式多样、日臻完美的水处理系统。但他同时指出,在水处理中完全依靠膜技术,包括将超滤、微滤、反渗透、电去离子等不同膜工艺有机组合形成的全膜法水处理工艺,在生产中是很难实现的,药剂等的应用不可避免。例如,难处理的焦化废水等还需要生化处理。


  周柏青认为,水处理工艺发展趋势是新老技术的交叉、融合,从而实现扬长避短。他举例说,有机废水成分复杂,浓度和盐分含量高,色度和毒性大,有些还属于难生化降解的物质,特别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污染物,即使在水体中浓度低于1×10-9时仍会严重危害的人类健康,仅靠单一的处理工艺是很难使出水达标排放的,必须对现有的工艺进行集成。


  不少专家都表示,对膜技术要辨证地看待:一方面它确实具有先进性;另一方面也应与其他技术融合,传统水处理工艺仍然大有用武之地。


  徐州水处理研究所所长黄华耀认为,膜技术尽管应用条件比较苛刻,比如对水中的颗粒直径要求不大于5微米,但是对含盐量高的污水处理最有优势,截至目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处理高含盐污水。不过他也指出,膜法并不节水。他同时表示,污水处理是个系统工程,要用系统的办法,没有万能的技术。多种处理技术各有优缺点,只有联合应用技术含量才更高,处理方案才更完善。

 
  北京紫光益天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庆春进一步向记者介绍,反渗透膜在水处理中占主导地位,理论上的水回收率在75%。从全国数百家用户调研结果来看,实际运行中,脱盐水的成品水率仅在55%~60%,40%以上的废水仅有很小一部分用于煤厂喷洒或做它用,大部分还是排掉的。有的用户心疼这白白排放的40%废水,为提高回用率,再投资增加一套反渗透装置将其回收,但仍有接近20%的浓水被排掉了。任庆春向记者表示,目前企业污水实现零排放还没有更经济、适用的技术。如果用膜技术,每吨水的处理成本高达7元左右,不具有经济性。 


  污水零排放要求高效去除污染物以及深度脱盐。针对膜技术存在的成本高、对水源水质要求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专家一致认为,膜技术要迈过经济关,需要与传统处理工艺结合,以解决好回用水的深处理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水处理 膜时代 扬长避 短靠融合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