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今年“十一”刚过,一条好消息从扬州石化厂传出,由于该厂始终树立“安全永远是关键”的生产管理理念,建厂13年来,严格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取得了安全生产4775天无事故的优异成绩。
该厂于1993年7月建成投产,经过13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集炼油、化工、化纤和热电联供于一体的新型石油化工企业。在安全工作中他们坚持做到占领三个阵地,构筑平安方舟。
健全安全监管网络,占领宣传教育阵地。在工作中,该厂依靠各级安全管理网络,对生产装置和要害部位严格实行“二级管理”、“三级监控”。在关键装置、要害部位配备了专职安全工程师,在主要车间配备了专职安全员,在后勤部门和生产班组配备了兼职安全员。对厂领导、科室负责人实行安全风险抵押承包。此外,还实行厂领导、机关、车间三级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安全工作时时事事有人抓。
该厂每季度举办一次专职安全员技术培训班,每月召开一次厂安委会和中层干部安全例会,各车间更是利用班前会的形式,广泛开展安全知识和事故预案学习。
同时,他们还十分重视对厂区周边村民们的安全防火教育,组织起安全宣传队,走进周边村庄宣讲防火知识,使村民们明白在厂区附近动用明火、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性。
以技改为抓手,占领安全运行阵地。多年来,该厂坚持对安全技术措施方面的费用实行专款专用,所有涉及安全的费用都纳入安全技改技措资金。投巨资逐步为催化、聚丙烯、热电、化纤等装置配备上DCS系统。重点实施了生产数据实时安全监控系统、配备大功率消防车、改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气、智能电子巡检管理系统等一大批安全技改项目。这些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电子员工”,提升了该厂本质安全水平。
以检查为重点,占领安全防范阵地。在工作中,该厂坚持“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原则,对涉及到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从不放松,针对不同季节关键生产装置和要害部位的不同安全技术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更是达到了密集的程度。如夏季由于气温高,是事故多发期。每当这时,该厂都要对主要设备、喷淋装置、油气罐区及重点阀门进行认真检查。同时,把禁烟区域由厂区扩大到办公区,加大对违禁者的处罚力度。
几年来,该厂出台了《安全奖罚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一岗一责制》、《禁烟禁火规定》等49大项、数百条安全生产规定,还完善了双休日厂领导值班、机关干部夜间值班以及机关科室联系单位等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干部的安全责任。
(来源: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