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汉江机床新产业引领新发展

汉江机床新产业引领新发展

      2011/12/14 10:18:48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56

中国阀门网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市场拓展,使汉江机床在复杂的经济大环境中从容淡定。今年,汉江机床的生产任务一直处于超负荷的状态,产品供不应求。其“十二五”发展目标直指12亿。以新产业拓展新的发展道路,以新模式强化竞争优势,以工艺调整奠定发展基础,是汉江机床的发展策略。

      新产业带来发展契机

  汉江机床从2009年以来抓住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瞄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对“高精度数控螺纹加工技术及设备”提出研发目标,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针对国内压缩机行业升级换代快速发展,而关键零部件的加工设备却完全依赖进口的矛盾,延伸产业链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螺杆压缩机主机产品。
  11月17日,基于汉机公司精密螺纹加工技术及设备基础,汉江机床整合内部资源,引进新的管理体制,出资组建的专业生产螺杆空气压缩机主机和整机的新股份公司——陕西汉机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隆重召开成立大会。标志着汉江机床在新领域的扬帆起航。
  新公司已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发出新型、高效的螺杆压缩机,其型线具有接触线短且连续、泄露三角形小、封闭容积小、光滑过渡、流线性好、气体流动阻力小、转子面积利用率大等特点。主机中的轴承和阴、阳转子受力稳定、均衡,大大提高了主机使用寿命,运用液体力学和声学原理设计出的吸气口和排气口,不但吸、排气顺畅,气体流动阻力小,而且噪音和振动也小。
     同时,公司已成功开发出生产螺杆机主机相关的优化设计新型、高效的螺杆压缩机转子型线软件,该软件具有优化间隙的自动配置,转子型线转换数控砂轮修形数控代码,铣刀廓形设计,加工误差补偿等功能,具备了系统的高效压缩机解决方案。在其平台上开发的双螺杆压缩机主机按其排量分别在2—13m3/min之间,其能效等级达到2级,可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双螺杆空气压缩机主机或整机的需求。
“用一批新技术、一类新产品撬动一个新产业。”赵甲宝信心十足地谋划着。

      模式取胜确立优势

  改变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是汉江机床的重要转变。“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要改变生产模式,我们追求的是‘效益优先,做精做强,技术领先,模式取胜’。”秦川集团副总裁,汉江机床党委书记、董事长赵甲宝说。“特别是要形成高效加工的优势,以保证机床产品的稳定性、高精度,其实我们在精度上还是领先的,以后还要在持续提高可靠性上要下功夫。我们还要再投入一些高效加工设备,特别是加工关键零部件的设备。除了购买,我们自己也制造了一些专机。从另一种角度讲,自制装备也能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此外,汉江机床在全力推行新的管理制度,强化员工权责利的到位。比如正在推行的6S管理制度,目的就是促进现场生产管理向标准化靠近。当然,改变生产模式最大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新的管理制度就挑战了原有的习惯,现在必须改变工人的生产习惯,尽管这是一件需要时间来改变的事情。
           
      工艺调整奠定发展基础

  功能部件是汉江机床的传统优势领域,在技术领先的前提下,汉江机床在往规模化、功能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汉江机床作为国内最大的功能部件的供应商之一,虽然自身有很多优势,但我们还是希望做的更好。一直以来,汉江机床还是延续传统的生产模式,生产链条比较长、工厂分布不甚合理,生产布局的调整是要达到规模化生产制造,我们要彻底改变单件小批量的生产模式,通过工艺变更,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的模式打造新的生产,调整之后的分工将更加明确,也更加专业化。” 赵甲宝介绍到。
  在主机生产领域,工艺调整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工艺简化,把一些粗加工的工艺外包,专心更为精细的核心工艺。工艺调整的效益在丝杠导轨厂得到了最大的体现。自从采用了新的精密模锻的技术,生产效率提升了30%。在工艺改进和新设备投入运营后,丝杠导轨厂产值从去年的2000万元一跃到今年的5000万元,翻了一番还多。

(来源:中国数控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汉江机床 新产业 引领新发展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