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专家解读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专家解读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11/22 10:32:27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0

中国阀门网

 内容摘要: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国家针对制造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全行业振兴发展的纲领和蓝图。对于保持行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更是一项事关全局、立足长远、关系各企事业单位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
  
  自2009年12月27日,工信部装备工程机械司委托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及制定工作以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充分利用掌握的数据、重要案例、国内外发展的成果等,围绕调整转型、创新升级战略,深入、前瞻、开放、创造性的实施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该规划全面、客观地总结了“十一五”以来的成绩和问题,特别关注到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又结合调结构、转方式,指出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思想、预期目标、工作重点、应对措施及建议,充分反映了广大企事业单位的要求和关切。其中,广大企事业单位和协会各分支机构,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工信部装备工程机械司领导对规划的编制工作也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多次的指导。
  
  2011年4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机械处处长王建宇又组织了行业权威专家对规划的草稿提出了中肯的建设性意见。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该规划再次进行修改并上报工信部装备司审核批准。2011年7月31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在青岛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通过工信部装备司王建宇处长、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副秘书长王金星及规划主要撰稿人、原副秘书长茅仲文等行业内权威人士的观点,对该规划进行深度分析,共同把脉“十二五”规划的闪亮点。
  
  “十一五”的辉煌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天灾人祸,对行业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凭借着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和实施的4万亿投资等一揽子计划,全行业不仅企稳回升,还创造了发展史上最辉煌的5年发展期。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行业销售收入从2006年的162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367亿元,其中2009年的销售收入跃居世界首位。截至2009年,全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有1400多家,其中主机企业710多家,资产总额达到2210亿元。
  
  除了规模增长突飞猛进,行业在自主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5年来,全行业共有106项创新成果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19种大型工程机械被列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发展领域;我国工程机械自给率从“十五”期末的82.7%提高到2009年的88.5%,逐步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
  
  同时,行业生产集中度大幅度提高,2010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1家,2010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占全行业的85%以上;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代理商体制初步形成,售后维修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在国际市场方面,2010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187.4亿美元,比2009年增加45.7%。国内企业的自身定位也从行业领先转变为国际领先,纷纷在海外设立工厂和研发机构,并购海外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等。同时,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于2006年9月18日成立了“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工程机械行业分中心”,为提高人才素质,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作出了贡献。
  
  此外,面对经历了地震、泥石流等不平凡的“十一五”,我国企业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素质,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专家解读
  
  王建宇:“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取得了骄人业绩,规模总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2010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的销售额占全行业的比重达到85%以上,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国有民营和三资企业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苏子孟:“十一五”以来,工程机械行业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5年来,共有106项创新成果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其中,10项是一等奖,37项二等奖,59项三等奖。
  
  茅仲文:就目前中国工程机械整体规模来看,资本输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动力之一。企业的发展应该有更长远的眼光,通过海外并购、合资等方式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打造自身竞争力。同时,国家也应该对这些方式给予支持与鼓励。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专家 解读 工程机械 行业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