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技术文章 > 柔性电缆的优越性与用途

柔性电缆的优越性与用途

      2009/11/20 9:00:00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3

中国阀门网

      柔性电缆根据功能划分主要分为:传感器/编码器电缆,伺服电机电缆,机器人电缆,清洁电缆,拖链系统用电缆

      根据型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PETP外护套柔性控制拖链电缆,耐油,耐酸碱,抗水解,抗紫外线,耐低温,耐磨,阻燃CC160弯曲半径:5X

        2,PETP外护套柔性控制屏蔽拖链电缆,耐油,耐酸碱,抗水解,抗紫外线,耐低温,耐磨,阻燃CC133弯曲半径:10X

        3,PVC外护套柔性动力拖链电缆,阻燃CC305弯曲半径:8X

        4,PVC外护套屏蔽柔性动力拖链电缆,阻燃CC336弯曲半径:10X

        5,PETP外护套柔性屏蔽动力拖链电缆,耐油,耐酸碱,抗水解,抗紫外线,耐低温,耐磨,阻燃CC358弯曲半径:10X

        6,PETP外护套柔性屏蔽动力拖链电缆,耐油,耐酸碱,抗水解,抗紫外线,耐低温,耐磨,阻燃CC371弯曲半径:8X

       7,PVC外护套柔性屏蔽数据拖链电缆。CC41弯曲半径:8X

       8,PUR外护套柔性屏蔽数据拖链电缆,耐油,耐酸碱,抗水解,抗紫外线,耐低温,耐磨,阻燃CC43弯曲半径:10X

       9,PETP外护套柔性屏蔽数据拖链电缆,耐油,耐酸碱,抗水解,抗紫外线,耐低温,耐磨,阻燃CC46弯曲半径:10X

       10,PETP外护套柔性屏蔽数据拖链电缆,耐油,耐酸碱,抗水解,抗紫外线,耐低温,耐磨,阻燃CC48弯曲半径:12X

       11,PUR外护套柔性屏蔽伺服拖链电缆,耐油,耐酸碱,抗水解,抗紫外线,耐低温,耐磨,阻燃CC46弯曲半径:10X

 

          12,PVC外护套柔性控制拖链电缆,阻燃CC101弯曲半径:8X

          13,PVC外护套柔性屏蔽控制拖链电缆,阻燃CC111弯曲半径:10X

          14,PVC外护套柔性控制拖链电缆,阻燃CC120弯曲半径:5X

          15,PVC外护套柔性屏蔽控制拖链电缆,阻燃CC121弯曲半径:8X

          16,PUR外护套柔性控制拖链电缆,耐油,耐酸碱,抗水解,抗紫外线,耐低温,耐磨,阻燃CC127弯曲半径:8X

           17,PUR外护套柔性控制屏蔽拖链电缆,耐油,耐酸碱,抗水解,抗紫外线,耐低温,耐磨,阻燃CC117弯曲半径:10X

           18,钢丝编织柔性控制拖链电缆,防紫外线,耐低温,耐磨,CC158弯曲半径:10X

           柔性电缆不同于普通固定安装电缆,在安装中请参照如下的安装与注意事项:

           1.拖链电缆的敷设不能扭曲,即不可从电缆卷筒或电缆盘的某一端解开电缆,而应先旋转卷筒或电缆盘将电缆展开,必要时可将电缆展开或悬挂起来。用于该场合的电缆只能直接从电缆卷上取得

           2.必须注意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有关信息可在选型表中寻找)

           3.电缆必须松散的并排敷设在拖链中,尽可能分开排列,用隔片分开或穿入支架空挡的分离空洞中,在拖链中电缆间的空隙至少应为电缆直径的10%

           4.拖链中的电缆不得相互接触或困在一起.

           5.电缆的两点都必须固定,或至少在拖链的运动端必须固定。一般电缆的移动点离拖链端部的距离应为电缆直径的20-30倍。

           6.请确保电缆在弯曲半径内完全移动,即不可强迫移动。这样电缆彼此间或与导向装置这间可经相对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后,最好检查一下电缆的位置。该检查必须在推拉移动后进行。

           7.如果拖链折断,则其电缆也需要更换,因为过度拉伸造成的损坏无法避免。

            满足同样电气要求情况下,柔性电缆比其他同类电缆外径小、自重轻。柔性电缆弯曲性能非常好,最小弯曲半径可达到5倍电缆外径

(来源:阿里巴巴)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