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2011年10月19~20日,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日本建筑机械工业协会、韩国建筑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工程机械》杂志承办的“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在北京举行。一如以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继续上行。除了早已声名在外、身家超过数十、数百亿的带头大哥们,数以百计的中国工程机械中型企业们,也一道推动着主场增长。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是其最典型而全面的代表。
中国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经济学家、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相关负责人,全球产业链体系关键配套体系企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代理商、租赁商、主流客户等高层悉数到场。与会人士对未来中国产经走势、商业环境的变化进解读与把握,共同展望和把脉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未来机遇。包括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建机、特雷克斯、徐工、中联重科、柳工、厦工在内的业内领先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寻求行业在新形势下的最佳成长模式。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全产业链共同参与的大会,也是一次外资企业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和用户全面对接的大会。
2010年,中国工程机械5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713.62亿元。其中,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的企业营业收入超过八成,其余则来自于拥有不同业务,专注不同领域的其它中国工程机械企业。
强者愈强
从榜单中不难发现,目前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集中度比以往有明显的提升,前3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占50强营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9.87%。百亿规模以上的企业达到7家,这7家企业占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1.82%。较高的产业集中度,使行业“强者恒强”、“强者愈强”的规则更加明显。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为中国创造世界级工程机械品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未来随着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世界地位的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世界级品牌有望从这一阵营中诞生。
分化明显
从榜单中可以看到,上榜企业之间的差距分化非常明显,这不仅表现在第1名与第50名之间的营业收入相去甚远,中间的梯队落差也十分悬殊,其中销售额不足10亿元的企业占到了50%,第二梯队(第8~15名,销售规模为20亿~42亿元)与第一梯队(第1~7名,百亿规模以上企业)中间有着明显的断层。
这一方面显示出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行业整体带动效应强劲,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竞争能力偏弱,尚待培育。
再整合
不论是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还是从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个体竞争力的巨大差距来看,深度整合不仅将在行业内发生,还将在50强企业之间得到集中体现,大浪淘沙的竞争局面将不可避免。
“大而全”?“小而精”?
从榜单中可以看出,除第一阵营的7家百亿企业之外,其他上榜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工程机械各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从规模上来看,这些企业明显比第一阵营中“大而全”的综合型工程机械企业弱小,营业收入只有几十亿、十几亿,甚至几亿,但由于这些企业把握住某个或某些工程机械细分市场的机会,积极开拓,深耕细作,在这一领域占据了龙头地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细分领域中“小而精”的翘楚。
(来源:阀门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