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81辆运输车,60年安全行车3120多万公里,这个数字,相当于绕行地球近800圈。不仅如此,年均安全行车520万公里,43名驾驶员安全行车超100万公里,5名驾驶员安全行车超过200万公里。这一个个数字的创造者,就是川中油气矿石油输运部。 制度贴在墙上更刻在心里 在石油输运部停车场,一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醒目标语下,59岁的胡其远正在细心地擦洗着跟随他10多年的东风油罐车。说到输运部的管理制度,胡其远师傅十分流畅地给记者背了几条:第一条车辆检查要做到“三停四查”;第二条车辆行驶中必须遵守规定路线、时速和输运部文明驾驶规范…… “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输运部的规章制度早已刻在心里。每天把这些牢记在心,出车才安全啊!” “车辆动态管理制度、驾驶员综合素质分析制度、车辆维修保养制度……这些实打实的制度,是我们实现运输安全的基础。我们的制度虽然不多,但条条管用。”党委书记毛喜樑言语中透出一份认真。 几十年来,石油输运部对车辆进出,都坚持一条“刚性”纪律,即“看人、看装、看行”和“自检、互检、专检”。只有“三看三检”合格的员工和车辆,才允许进出石油运输部。 安全成为员工“爱心锁” 在川中油气矿石油输运部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关爱是稳定的‘锁’,安全是家庭的‘福’”。 对员工本人和家庭的关爱是安全稳定的纽带。十多年来,输运部始终坚持“三必到”、“三必访”、“三必谈”,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现场;员工家里有红白喜事,领导必须家访;员工岗位变动、受到奖惩,领导必须与员工谈心。 7月29日下午,记者在输运部车队采访时无意发现,几乎每辆车里都备有防暑降温药品和用品。驾驶员唐志斌告诉记者:“这是我们输运部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两心一书一座谈”,是石油输运部“心系员工、情系家庭”的独创,即给困难家庭多一些关心,有思想问题经常上门谈心;春节来临时,给妻子、孩子写一封家书;每年举行一次“驾驶员之家座谈会”,用爱心和亲情护送每一次出行。 人人争当安全楷模 “现在路上跑的车比行人还多,对我们驾驶员来讲,承受的安全风险比过去大多了。”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帅仕伦师傅一语道破员工“心事”。 近年来,除了在车上安装GPS监控装置外,输运部领导、专兼职安全员等还组成多个“纠察队”,在车辆运行的重点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进行蹲守,采取“流动式”、“不定期式”、“不定时式”的早查、夜查和跟踪检查,让每一名驾驶员都养成安全良好的驾驶习惯。 这个输运部每月举行一次典型案例分析和安全经验分享座谈会,驾驶员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查找身边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交流安全行车经验。在“说与听”、“讲与评”中纠正习惯性违章。 “连续排障碍、侧方移位、直角转弯、定点停车”等特殊状况下岗位练兵和比武,解决了驾驶员技能参差不齐的现状,胡其远、王怀刚等一批安全驾驶超200万公里的优秀驾驶员脱颖而出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