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北京明日开始试供热 11月15日正式供热 供暖分户计量收费年内出台试点价格

北京明日开始试供热 11月15日正式供热 供暖分户计量收费年内出台试点价格

      2006/11/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34

中国阀门网】11月1日起,北京市重要用户和部分市民家中将开始试供热,11月9日前集中供热用户将完成全部试热。
  
  针对今年北京市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的尽快出台供暖系统分户计量收费政策的建议,市市政管委、市发改委等相关政府部门昨天答复:供暖系统分户计量收费政策的试点价格将在今年年内出台。
  
  在今年两会期间,程红、包玉良、史际春等十多位人大代表纷纷建议,稳步推进供热体制改革、尽快出台供暖系统分户计量收费政策,解决市民取暖问题。市市政管委、市发改委等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对代表们的建议逐一答复。其中,提到将采纳代表建议,在今年年内出台供暖系统分户计量收费政策的试点价格。这项工作目前已列入今年的价格调控计划。具体调价方案,将严格履行价格管理程序,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后出台。
  
  试热时间比往年提前
  
  北京热力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因为“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今年集中供热的试热比往年有所提前,重要供热用户和部分市民将在明天开始试供热,而从11月1日至6日将不再投入新供热面积,其余用户的试热将在11月7日后进行。预计11月9日前具备全面试供热条件,11月15日开始正式供热。
  
  据了解,今年北京市实行集中供热的面积已突破1.1亿平方米。北京热力集团负责人介绍,今年的供热能力与用户需求基本持平,如遇到极端天气且持续时间较长,或部分设备出现故障时,将无后备热源替代。据预测,今年采暖季的天然气用量将达2.8亿立方米。为防止天然气紧缺,热力集团已按6000万立方米为限,制定了红橙黄三色预警和事故预案。
  
  北京市市政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的供热改革工作正在筹备中,今年的供暖费用将保持不变。城区执行2003年劳动局、人事局等联合下发的取暖补贴标准,长城以里地区每人每年200元,长城以外的延庆、怀柔等地每人每年220元。
  
  分户计量收费利于节能
  
  程红代表表示,建筑能耗占全部商品能源总耗费的比例已超过四分之一,其中,采暖耗能占首位,能耗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同等条件下采暖能耗的3倍,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还加剧了大气污染,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按节能规定,住宅工程采用分户计量集中供暖方式,该系统设备安装费用是原有供暖系统的2.5倍,但能按每户所需及时调整用热量,从而达到节能目的。秦凤权代表表示,由于计量收费政策至今尚未出台,致使该系统没能发挥应有的节能作用。为了促进该项节能措施的落实,建议尽快出台分户计量收费政策,使之能尽早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部分公建试点计量收费
  
  据了解,从2003年到2005年采暖季, 本市在崇文区、东城区、朝阳区等10个区18个区域,对不同节能标准建筑、不同热源形式、不同热计量装置进行了供热计量试点测试, 测试建筑面积近200万平方米。
  
  有关部门表示,待对试点地区供热运行数据进行测算后,按照供热支出保持基本稳定的原则,研究制定本市热计量价格试点方案,并拟在部分公共建筑及上述区域进行热计量收费方式试点。
  
  计量收费须考量能耗差异
  
  在今年年内拟先出台热计量的试点价格,是为了能够给群众以明确的心理预期。有关部门将在总结试点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热计量价格方案,尽快出台全市的热计量价格。按照本市供热体制改革的整体安排,逐步推进供热价格改革。
  
  一般情况下,在公寓式集合住宅中套型的不同部位,维持相同的采暖温度需要的热量会有较大的区别。其中,最低和最高的房间采暖负荷可相差6倍。另外,在实行按热量计量收费后,部分房间因空置而不采暖、或者部分用户降低采暖标准、间断采暖,都会导致户与户之间存在传热。这时,仍直接按分户热量表计量的数值收费,就“有失公平”。
  
  因此,有关部门表示,在全面实施分户计量收费政策时,必须研究如何解决建筑不同部分存在采暖能耗的差异,以及户与户之间的热传递等问题,而不是简单效仿水、电和燃气的计量收费。
  

(来源:竞报)

热门关键词:阀门行业-阀门石化 供热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