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云南阳宗海:砷毒未解,高尔夫污染又起

云南阳宗海:砷毒未解,高尔夫污染又起

      2011/9/5 14:05:00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7

中国阀门网】    “保护阳宗海水体不能掉以轻心”、“罚款金额太低难以约束企业”、“规划和保护要考虑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及发展”。8月23日和8月31日,《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保护条例》)和《昆明阳宗海区总体规划(2010-2030)(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相继举行听证会,听证代表纷纷就保护和规划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

    听证会上,公众首次获悉,旅游业将成为阳宗海区域的支柱产业之一,阳宗海区域将重点发展高端、高品质休闲、度假、运动、养生等旅游产业,阳宗海将在20年内被打造成高端旅游目的地。然而,《总体规划》中提出“建设山地高尔夫风貌区”的计划,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有代表在听证会上指出:“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是否新建、如何实现有序开发值得考虑。”

    已经有两个高尔夫球场,为何又要建新的

    距离昆明30公里的阳宗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淡水湖泊之一,总蓄水6.04亿立方米。该水域具有城镇和工农业用水、调蓄、防洪、旅游景观、水产养殖、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是云南省重点保护水域之一。

    2008年6月,阳宗海因砷含量超标,发生水体严重污染事件。经过两年多的治理,昆明市阳宗海水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2011年8月16日发布的《阳宗海水质状况及治理情况公告》显示:阳宗海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2011年二季度,阳宗海湖体水质达Ⅲ类水标准。

    对饱受滇池污染之痛又遭遇阳宗海严重水污染事件的昆明人来说,公众期待《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能让阳宗海避免再次陷入厄运。因此,已经有两个高尔夫球场的阳宗海,如今又要新建高尔夫球场,此举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

    记者在《总体规划》第九节“景观风貌规划”中看到,“山地高尔夫风貌区”的规划是:“利用煤矿挖空等生态脆弱、生态安全性低的地区,结合生态修复打造山地高尔夫群,形成以山地时尚运动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度假区,展现阳宗海特色旅游的高品质、国际化发展定位。结合高尔夫,在周边形成低密度、低强度的高档休闲度假地产,高尚居住发展区,居住与山谷地貌、水系绿地相融合,强调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现国际化旅游度假胜地的休闲居住品质”。

     有代表就此在听证会上毫不客气地指出:“能否建设高尔夫球场还在争论中,目前就准备上马似乎不妥。”

     对此,决策发言人称:“如果规划当中没有高尔夫项目,将会成为短板。发展高尔夫产业,将通过环境、技术的控制,满足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早在听证会前,房地产业内即传出“阳宗海的未来是高尔夫”的说法,有关“阳宗海砷毒未解,高尔夫污染又起”的帖子便在坊间传开。

    有专家指出,高尔夫球场一般都建在水源边上,不仅耗水量巨大,而且环境污染严重。为维护草的健壮生长施用的大量化肥和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剂等,会随着雨水或草坪的灌溉水侵蚀河流、湖泊,破坏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栖居地,有些元素如硫会促进藻类生长,从而排挤掉其他水生植物。而一些化学物质如剪草机渗漏的汽油、镀锌金属和喷嘴中剥落的锌以及农药等,会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绿草茵茵的高尔夫球场,修剪得很浅的草皮对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吸收能力差,并没有明显的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而且,草皮对土壤不但不能遮荫保水,反而会使水分快速蒸发。

    资料显示,中国内地的高尔夫球场建在水库或湖泊周边的多达68.3%,建在城市中的占12.6%。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和近郊甚至包括一些风景名胜地区的生态状况一直令人忧虑,如此众多的高尔夫球场环绕城市或位于城市内部,无疑会使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城市生态系统更加不堪重负。

    长期从事水环境研究的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侯明明说,阳宗海是高原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断层陷落湖,由地下暗河供水,污染物通过喀斯特地貌渗透到湖水里,一旦被污染将难以恢复。“如果执意要建高尔夫球场,必须慎重考虑后果,高尔夫球场建设不能高于阳宗海水面。”侯明明说。

    昆明某企业一位高管对《总体规划》提出建设“山地高尔夫风貌区”深感不解。他说,从2004年以来,国家对高尔夫项目建设先后下发了10道禁令,却依然挡不住各地高尔夫球场地的建设,这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政令的权威性。“建设一个18洞72杆的高尔夫球场,需要占地1700亩以上。按照国家征地审批权限,用地超过70公顷以上的项目须报国务院审批。如果发展高端旅游真的需要高尔夫球场,请将文件批示公之于众。”这位高管说。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来源:凤凰网)

热门关键词:污染 砷毒 环境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