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发展方向悄然求变

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发展方向悄然求变

      2011/9/1 14:25:5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8

中国阀门网

    中国地源热泵事业经历过迅猛发展,如今遭遇了思考的“寒流”。在喜人形势和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的对流冲击中,面对国家补贴,面对热泵市场良莠不齐、竞争混乱的格局,相关职能部门如何恪尽职守、抵御政绩和财政诱惑、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是行业人默默关注的焦点...

    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地源热泵事业经历过迅猛发展,如今遭遇了思考的“寒流”。面对着现实中隐隐阵痛,从政府到行业再到企业,每一分子都需要重新思考并定位自我。勾画地源热泵行业美好未来,需要合力,更需要各方科学求实的态度。

    思路渐变

    虽然很早就有专家极力建言“客观看待地源热泵高速发展”,但是在政绩崇拜和政治约束的双重夹击下,很多地方被迫就范,按照既定路线义无反顾地跑了很长时间。

    作为地源热泵应用面积最大的城市,沈阳的发展模式至今在官方场合被极力推荐。但褒奖背后,行业内非正式的、小范围的各类讨论中,沈阳所受质疑始终不减。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透露,早在2009年,这里就出现过问题。“沈阳最低气温一直在摄氏零下20度左右,但那年突破了。后来,有小区供暖出现问题。经查,问题出自地源热泵系统。老百姓因此上访,影响很大。”他说,“那年冬天显得特别长,我印象很深。”

    此事对沈阳触动很大。据这位专家介绍,尔后两年,沈阳几乎把所有地源热泵项目都“过”了一遍。 

    这绝非个案。在地源热泵行业一片火热背后,负面消息却源源不断地暴露在各地政府眼界。部分管理者渐渐领悟到,地源热泵如此行不通,“出事不过迟早”。有了前车之鉴,全国地源热泵界开始反思,热情慢慢冷却。

    事实上,作为一线主体,开发、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显然先知先觉。然而,信息高度不对称让政府部门丧失了治愈地源热泵行业病疾的最佳时机。也正是“得益”于政府监管漏洞,大量游击队伍肆意蚕食病态的市场,加速了预期偏离。

    “管理不到位、喜功避责,是我对这一时期部分管理部门的印象。”河南省矿业协会地热矿泉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德祯说。  

    政府转向    得以佐证的一组数字是:目前,北京地源热泵应用面积接近3000万平方米,而沈阳则超过5000万平方米。作为全国应用规模的前两名,他们与自身预期却开始显现距离。
  

    “北京最初预计能达到3500万平方米,但现在少了。某种意义上,我认为是当地慎重和务实的结果。”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地源热泵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克棪说。这种说法得到部分专家的认同,他们认为“沈阳的减速也不外乎如此”。
  
    “特别对于大体量的地源热泵项目,沈阳如今审批程序更加严格、谨慎,并坚持设计负责、使用合理的根本原则。”沈阳市地源热泵办公室副主任梁云发说,“对于地下水源热泵项目,我们还采取了远程监控系统。得力举措能够保证沈阳地源热泵发展步入正轨。”
  
    京沈减速,为其他城市鸣响警钟。从管理层面来讲,这种科学的态度不仅体现在对应用面积和审批程序的严格掌控,还包括对地源热泵应用类型的选择。
  
    在业界看来,关于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争论无疑最为激烈。包括沈阳在内,很多省市如今明确将这一类型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支持政策明显趋紧,而这很大程度上正源于市场的真实反馈。地方政府据此各自调整规划———或未雨绸缪,或亡羊补牢。
  
    在江苏,当地财政三年内将拨付专项资金两亿元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但门槛已有变化。江苏省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张建忠表示,该省水利厅、物价局和住房城乡建设厅去年末下发《江苏省地源热泵系统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要求科学发展地源热泵项目,杜绝不合理使用。文件特别提到,鉴于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当地将优先发展地埋管项目。记者发现,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办法中被束以苛刻的条件。据他介绍,前者目前明显加速了发展。

    再以河南开封为例。今年5月,该市颁布了地下水源热泵暂行管理办法,要求这类项目抽回井比例达到1:4,回灌率达到98%以上。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开封,还为此专门成立了督察队伍,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张德祯认为,调整地源热泵开发类型如此看来将是行业必然趋势。
  
    隐忧依存
  
    不容质疑,即便地源热泵发展步履有所放缓,但仍在高速冲向未来。
  
    国务院原参事、住房城乡建设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秉忱介绍说,目前我国地源热泵利用总面积已经超过1.4亿平方米,有统计机构甚至给出1.6亿平方米的结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有超过3400个地源热泵项目上马,其中80%集中在京津冀鲁辽豫等北方省区。
  
    “在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和示范城市取得成绩后,未来还要推广小城镇可再生能源项目,势必引领地源热泵行业进入新一轮高潮,令人鼓舞。”王秉忱说,“新生事物面临困难是肯定的,但市场增长会维持高位。”
  
    专家普遍同意这一判断。据了解,目前美国地源热泵应用面积年增长率为14%,而中国甚至高达30%。他们表示,随着“十二五”大幕徐徐拉开,地源热泵产业将再掀波澜;设计院将是主角,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仍会占据主导地位。
  
    而这也恰恰让专家揪心。在喜人形势和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的对流冲击中,面对国家补贴,面对热泵市场良莠不齐、竞争混乱的格局,相关职能部门如何恪尽职守、抵御政绩和财政诱惑、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是行业人默默关注的焦点。
  
    “业内流传着一种可怕的说法:有些项目根本就在‘骗补’。上报材料宣称系统能效值能够达到3~4甚至更高,实际工况往往连2都到不了。我到过十几家公司,号称有各式各样的回灌专利,但真正能够做到完全回灌的有多少?虽然是传说,但我认为这种情况肯定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与环境学院教授孙德兴直言不讳,“地源热泵事业要想做好,各个环节都要精打细算、斤斤计较,绝对不容姑息。”
  
    有专家更明确地表达观点:“政府部门现在擅长‘以罚代管’,这是很不负责任的管理套路。罚完了,问题怎么解决,怎样向使用者、向老百姓甚至向环境交代,从来没人过问。”他认为,这项绿色技术能够得到国家高度支持,没理由不搞好,但管理思路转变是当务之急。


 

(来源:中国建设报)

热门关键词:地热源热泵  再生能源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