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石化行业延续“哑铃型”增长结构

石化行业延续“哑铃型”增长结构

      2006/11/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60

中国阀门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部负责人日前表示,尽管我国石化行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但其经济效益仍然会比2005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并将依然呈现“哑铃型”结构,即效益增长主要是油气开采业高利润的贡献。
  
  负责人分析说,综观前三季度我国石化行业运行情况,在生产增长、效益上升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成本上升、部分产品能力过剩、油品市场起伏不定等主要问题。
  
  我国在推动全社会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除了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发展外,也把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效的价格激励政策,作为国家为实现节能目标而确定的具体方针之一。而这一措施的贯彻实施客观上往往会推动煤、电、油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上涨。石油和化工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中的耗能大户,资源类产品的提价,对其生产成本的增加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由于近年来整个化工行业效益提升,全行业掀起一股产能扩建的高潮,特别是中、西部部分有丰富能源和资源的地区新上项目较多,这些地区想在“十一五”期间加快经济发展,纷纷利用当地煤炭、矿产等资源规划建设大型煤化工基地,所建项目雷同。这些项目将先后于近两年陆续投产,使得不少产品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形或有这种发展趋势,如两碱、电石、农药、尿素、涂料、染料等。目前这种趋势还在继续蔓延,各地区之间缺乏统一协调,不顾市场和环境的发展容量盲目建设,即使是在同一地区也存在无序规划的现象。同时,不少民营投资主体缺乏理性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也加剧了化工行业产能过剩。推进结构调整,加强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已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今年以来一直呈一派牛市氛围的国际油市,8月上旬还在连续冲击历史新高价格纪录,并大有迅速涨破80美元/桶之势,但到8月中下旬就开始急转直下,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幅下跌了近20美元/桶,是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下跌速度最快的一次;国内原油由于已与国际接轨,价格也随之下调,但成品油目前受其影响还不大。
  
  受国家出口征、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子行业遭遇出口瓶颈。1~8月累计,化肥出口297万吨,同比下降2.5%;氮肥出口120万吨,同比降幅达23.2%;磷肥出口50万吨,同比下降25.2%。农药出口形势同样不妙,累计出口量、出口额均有所下降,出口量29万吨,同比下降2.3%;出口额7.4亿美元,同比下降24%。究其原因,一是因为2006年底五种高毒农药将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而这几种产品在农药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还较高;二是国家取消了部分农药产品的出口退税。同时,由于国外反倾销、特殊保障措施和欧美绿色壁垒的影响,氯碱行业出口形势也不容乐观。
  
  上述负责人表示,从全年来看,由于能源、原材料、运输等各项成本价格均上升,预计石化行业成本将比2005年有较大的增加;经济效益仍然会比2005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并将依然呈现“哑铃型”结构,即效益增长主要是油气开采业高利润的贡献。
  
  据悉,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利润情况与油价的涨跌紧密相关,目前国际油价已大幅下跌,尽管欧佩克正在酝酿减产行动以阻止其进一步下滑,但基本上不太可能回复到之前的高价,因此预计开采业的全年利润将继续稳步提高,但增幅不会很大。油价的大幅回调也给原油加工业带来了福音,但国内成品油价格短期内很难完全与国际接轨,因此炼油业2006年仍将表现为亏损,不过程度有望减轻。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深幅回落至60美元/桶上下,有机化工产品和合成树脂在持续大幅上涨至历史高位后,可能因失去成本支撑而趋于回调,而持续低迷的化肥市场在9月底至10月中旬的用肥小旺季到来后,有望结束阴霾,迎来价格的小幅回升。具体来看,预计2006年全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将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约4113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550亿元,利润总额448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0300亿元。

(来源:国际商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