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康菲堵油今迎“大限”海洋局已获大量索赔证据

康菲堵油今迎“大限”海洋局已获大量索赔证据

      2011/8/31 8:47:35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5

中国阀门网

    今日(8月31日),是国家海洋局要求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石油)实现“两个彻底”(即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的最后期限。

    昨日,国家海洋局有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康菲石油将向国家海洋局提交第三方对封堵效果的评估鉴定报告。对于是否能实现“两个彻底”,现在还不能确定。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长房建孟透露,该局已基本完成此次事故污染海域的生态调查评估工作,取得了大量具有法律依据的监测和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受害方损失的索赔提供法律上的证据支持。

    “两个彻底”能否实现?

    康菲中国企业传播及企业社会责任总监薛东明说:“我们会按照海洋局的要求提交相关的报告,我们也希望‘两个彻底’的目标能够达到。”

    据康菲石油的情况通报,截至8月29日,C平台周边海底清理出矿物油油基泥浆399立方米,为6月17日泄漏油基泥浆总量的99%以上。康菲石油计划8月底前完成所有剩余油基泥浆的清理。作为预防措施,继续搜寻并清理可能发现的任何残余矿物油油基泥浆。

    对于北海分局披露C平台发现16个溢油点一事,康菲石油称,其中12个已不可见,并在首次被发现后再未渗油。当前只有4个可见的渗油点,只有其中两个仍呈间歇性活动状态。

    对于B平台,康菲石油一直表示,6月份采取措施降低了地下地层压力,已经使发生渗油的断层永久闭合,但是在北海分局现场执法人员要求下,康菲石油派出潜水员实地探摸,发现距离原溢油点10.5米处有一个新的溢油点。

    目前,康菲石油单方面称,截至29日,B平台附近渗出的残余油气混合物约每天1升,并已被安装在海底的集油罩回收。当前回收的油气混合物是原断层中残留的物质间断性渗出。渗油点并无原油到达海面。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表示,如果康菲石油今日不能在期限内完成“两个彻底”,海洋局将在联合调查组的统一安排下,依法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

    昨日,北海分局有关人士称,“严厉的措施包括哪些,现在还不方便透露,因为有些措施涉及到其他部委,故可能要上报国务院审批。”

    海洋局:掌握大量证据

    目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律师团选聘接近尾声,正在与几家律师事务所协调相关的委托合同事宜。

    由国家海洋局牵头组成的七部委联合调查组,也正在抓紧取证,为鉴定事故级别做准备。除了国家海洋局代表国家向康菲石油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其他有关方也有权提出索赔,比如沿海16个省市政府和当地的养殖业户、渔民个人等。

    房建孟说,从6月起,北海分局已着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调查。6月14日向渤海沿岸各省、市通报情况,要求沿海各地搜集相关索赔证据。截至目前,北海分局已经基本完成此次事故污染海域的生态调查评估工作,取得了大量监测和调查资料,为下一步受害索赔准备了具有法律依据的第一手资料。目前,北海分局正在根据这些资料编制蓬莱19-3油田溢油损害评估报告。

    据介绍,如今海洋局方面共采集并完成了99个溢油样品的油指纹鉴定,其中采自岸滩和近岸海域的溢油样品48个。

    康菲石油单方的最新通报称,截至29日,其所巡视的几千公里海岸上收集了75份样品,全部送至独立实验室作检测分析,绝大多数与燃料油相似,油样继续显示溢油不会对海岸造成实质性影响。

    不过,海洋局的监测报告则是,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蓬莱19-3油田周边海域和西北部海域,污染范围外缘线东距长岛21公里,西距京唐港53公里。6月4日至8月23日,溢油累计造成5500平方公里海水受到污染(水质超过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劣四类海水面积累计约870平方公里。陆岸和近岸海域监测结果表明,溢油已经影响渤海西岸部分岸线,以零星油污颗粒为主。截至到目前,辽宁绥中东戴河,河北京唐港浅水湾岸滩、秦皇岛昌黎黄金海岸浴场岸滩采集的油污颗粒全部或部分来自蓬莱19-3油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热门关键词:康菲石油 海洋局 漏油事故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