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长庆油田持续开展技术集成创新

长庆油田持续开展技术集成创新

      2011/8/30 10:03:18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9

中国阀门网】    记者从长庆油田获悉,截至8月29日,依靠持续的科技攻关,长庆油田今年超低渗油藏产量达到360.1万吨,同比实现50%的跨越式增长,目前长庆油田在超低渗区块已累计产油1000万吨。

    2008年3月,长庆油田超低渗油藏开发从零开始。面对典型致密砂岩油藏,长庆油田在积极推行以丛式井组、二级布站、井站共建、多站合建为代表的“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模式”的基础上,针对超低渗油藏的实际状况,在科技上打“组合拳”,短短3年多时间,在储量寻找上就发现了3个亿吨级大油田,多个百万吨以上的油田浮出水面。

    发现储量对油田开发来说,只成功了一半,能否把探明的石油储量高效开采出来,是油田开发的关键。

    面对超低渗油藏复杂的特性,长庆油田以“提高单井产量、控制投资成本”为主线,借助国内外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成功经验,大力实施技术集成创新和持续攻关,通过实施多种综合性措施,形成了以“提高单井产量、快速规模建产、经济效益开发、提高采收率”为主要目标的六大技术系列19项特色技术。特别是水平井工艺的实施,为提高单井产量开辟了新途径。截至目前,油田完钻水平井27口,已投产油井初期单井日产油达8.3吨,较同区域直井增产3倍以上。

    针对油藏致密油井无自然产能的先天不足问题,长庆油田通过压裂技术攻关,开展“人造缝隙”攻坚战。技术人员集成创新,实现由过去的“集中射孔、单级压裂”向“定向立体射孔、分层体积压裂”的跨越,这样彻底改善了油藏环境。以前压裂只能形成一个人造的渗流通道,而现在有多个;出油缝隙也由以前的单缝变为现在的多缝,渗流通道大大增多,泄油体积增大。今年年初以来,油田共计试验多缝压裂井104口,对比分析表明,多缝压裂每口井增产在0.3吨至0.9吨,效果明显。

    面对“低压”阻碍超低渗上产的问题,长庆油田提出了“小水量、长周期、面积均衡”的温和超前注水技术,不但降低了油井水淹机率,而且使油水井井间压力分布更趋于均匀,驱油效果更佳,有效补充了地层能量,解决了油田稳产难题。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热门关键词:油田 超低渗油藏 石油储量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