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广东全面部署水利工作 未来10年投入3000亿元建设民生水利

广东全面部署水利工作 未来10年投入3000亿元建设民生水利

      2011/8/24 15:19:32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2

中国阀门网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广东加快民生水利发展工作,动员全省上下奋力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供更为有力的水利保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描绘广东水利发展蓝图。未来10年广东将投入3000亿元建设民生水利,重点实施“五大水利项目”。  
    一、实施农田水利万宗工程。从2011年起启动实施,用5~10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省山区灌溉面积1000亩以上、一般地区灌溉面积10000亩以上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完成全省农村中型及重点小型机电排灌工程达标建设;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全面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建成一批农田水利示范镇,基本完成“小山塘、小灌区、小水陂、小泵站、小堤防”(简称“五小”水利工程)等小型水利设施薄弱环节建设。  
    二、实施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全面完成的目标”推进海堤除险加固达标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建设任务。全省“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总体上按防洪(潮)能力达20年一遇以上标准进行建设,其中,地级以上市城市、工业区和二、三产业聚集区的堤段基本达到100年一遇,县级以上城市、工业区和二、三产业聚集区基本达到50年一遇。项目从2011年开始实施,力争到2014年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到2015年,全面完成“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任务,项目通过验收销号。  
    三、实施千宗治洪治涝保安工程。从2011年起,用5到10年基本完成工程建设。到2015年,完成国家专项规划并明确时限完成的220条重点中小河流和14条江河主要支流及独流入海河流重要河段治理,69个山洪灾害防治县非工程措施,12座中型、117座小(1)型和1207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66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和11宗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完成省专项规划内的200条小流域综合治理,429个涝区整治工程建设,完成珠江河口整治近期清障工程和北江潖江滞洪区建设,启动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其中,到2013年,要完成列入国家专项规划并限期完成的60条中小河流治理、69个山洪灾害防治县非工程措施、12座中型、117座小(1)型和762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不少于80宗大中型病险水闸和4宗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列入省专项规划内的100宗小流域综合治理,扩大内涝整治试点范围,启动珠江河口整治近期清障工程和潖江滞蓄洪区建设。  
到2020年,全面完成规划内的中小河流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内涝整治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建成流域性防洪骨干工程,基本建成人水和谐的防洪除涝体系。  
    四、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从2011年起启动,按照整县推进,建一批、成一批的原则,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农村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行政村村村通自来水覆盖率9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建设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外围15个地级市、93个县(市、区)县城城关镇以下的农村地区,在现有农村供水工程的基础上,通过扩网、改造、联通、整合、新建等措施,建设自来水管网工程,收益人口达2000多万。  
    五、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5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480亿立方米以内;全省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64立方米/万元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45立方米/万元以下,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8以上;水功能区达标率提高到70%以上,地级市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初步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

(来源: 中国管道商务网)

热门关键词:水利 水库 管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