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超美国 陷入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超美国 陷入

      2011/8/15 14:59:24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0

中国阀门网

    工信部近日披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5.2%,已超过美国(53.5%)。

    对进口原油的过度依赖,被业界称为“石油魔咒”。工信部的数据表明,在美国着力摆脱“石油魔咒”之际,我国却陷入魔咒之中。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等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力推动“气壮中国”战略,是摆脱对石油过度依赖、破解“石油魔咒”的现实选择。

   我国陷入“石油魔咒”危及能源安全

   据了解,最早把国家对进口原油过度依赖称为“石油魔咒”的,是前美国白宫能源安全顾问戴维·桑德罗。近年来,美国为摆脱“石油魔咒”实施了包括提高国内石油产量、扩大天然气消费、提高机动车能源利用效率以及鼓励新能源开发等多项举措。

   “尽管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但其石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在下降,原油对外依存度也呈现逐年降低势头。”我国能源专家周大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2007年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67%,2008年降为65 .79%,2009年降至61.5%,2010年微升至62.7%,今年前5个月又降至53.5%。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乔治敦大学演讲时甚至宣称,未来10年美国将把石油进口量再削减1/3。

   与美国相反,我国近年来石油消费比例快速上升,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扩大。有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2007年为49%,2008年突破50%,2009年达到53%,2010年达55%,今年1至5月则升至55 .2%。有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增长,为一些别有用心的国际机构制造“中国能源威胁论”提供了口实。国际能源署在201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石油消费增长幅度令人震惊。”而英国石油(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则称:“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对于“中国能源威胁论”不必太在意,但对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长必须高度警惕。他说:“特别是在当前国际油价受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而高位震荡的大背景下,我国对石油的高度依赖,将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威胁。”

    降低石油消费力推“气壮中国”战略

   我国如何破解“石油魔咒”?业内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借鉴美国的做法,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以此降低对石油特别是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

   “美国逐步降低进口石油依赖的最重要原因,是对天然气特别是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廖永远分析说,首先,美国多年来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管网,在世界天然气管网版图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其次,美国以“气”代“油”稳步推进,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和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其天然气消费量达6500亿立方米/年。

   据了解,作为中国最大的油气供应商,中石油率先启动“气壮中国”战略。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内能源巨头纷纷参与进来。一项以扩大天然气消费为内容的规模宏大的石油替代计划开始全面实施,并成为我国破解“石油魔咒”的现实选择。

   “2004年10月1日,中石油西气东输一线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气壮中国’战略的开启。”廖永远说,随后陕京二线、陕京三线、涩宁兰复线、江苏LN G接收站、西气东输二线等相继建成投产。如今,一张总长度近四万公里覆盖27个省市区及香港特区的全国天然气管网基本形成。按照国家整体战略要求,中石油下一步还将启动西气东输三线、四线以及陕京四线、五线等管道工程。

   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内油气供应商也全面跟进,加大天然气业务板块的投入和开发,特别是中石化“川气东送”项目的建成投产,为扩大我国天然气消费注入了新动力。与此同时,以河北新奥集团为代表的民营资本也加快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步伐。中国开始形成以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巨头为主导、众多民营资本参与的天然气发展格局。

   廖永远说,尽管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天然气消费比例还很低,但不断推进的“气壮中国”战略,对我国摆脱“石油魔咒”至关重要,同时对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意义重大。他说,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能源,1立方米热值为8500大卡以上,是焦炉煤气的两倍多,相当于93号汽油热值的1.17倍。而且,同等热值的天然气,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煤炭少43%,比石油少28%。

    “气壮中国”关键在“气”两大瓶颈亟待破解

   实施“气壮中国”战略,管网是前提,气源是关键。

   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不断扩大,目前解决“缺气”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进口。中石油为此构建了中亚、中俄、中缅和东部海上L N G等四大油气战略通道。但廖永远表示,实现“气壮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对国内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

   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司长张玉清曾透露,中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中,低渗透气(包括致密砂岩气)资源达100万亿立方米,煤层气约30万亿立方米,页岩气可达100万亿立方米。

   据专家分析,目前制约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主要瓶颈有两个,一是技术水平不高,二是价格机制不顺。

   技术突破被认为是实现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规模开发的关键。据廖永远介绍,中石油近年来在低渗透气藏勘探和开发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对我国目前最大的整装气田———长庆苏里格致密气田的有效勘探开发,2010年苏里格天然气产量突破1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15年将达230亿立方米。“但在页岩气勘探和开发上,中国刚刚起步。”他说。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会见荷兰皇家壳牌公司首席执行官傅赛时表示,为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步伐,中国已在《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科技重大专项中专门设立“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同时,能源局正在抓紧组织编制页岩气专项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建立页岩气开发先导试验区,以早日实现页岩气产业化。

   “美国之所以实现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价格。”周大地告诉记者,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天然气市场终端气价为70美元/1000立方米左右,美国市场气价在120至180美元/1000立方米。高天然气价格为美国投资者加大对页岩气的科技投入注入了动力。

   专家们认为,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不顺,特别是考虑“国际因素”较少,这不仅造成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倒挂,同时也给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带来不利影响。理顺天然气价格,对“气壮中国”战略的推进意义重大。

(来源:经济参考报)

热门关键词:原油 中石油 油气供应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