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
2项机械行业标准修改单
JB/T 9008.1—2004
《钢丝绳电动葫芦 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条件》
第1号修改单
① 5.1.3.1.1条更改条文
“……,但必须设置保证5.1.3.1.3要求的保护装置”更改为“……,但必须设置保证5.1.3.2.1要求的保护措施。”
② 5.1.4条更改条文
“……,当起重量≤5t时,……;当起重量>5t时,……。”
更改为“……,当额定起重量不大于5t时,……;当额定起重量大于5t时,……。”
③ 5.2.3.4条更改条文
“……,等效起动次数……。”更改为“……,每小时起动次数……。”
JB/T 9008.2—2004
《钢丝绳电动葫芦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1号修改单
① 4.3.2条更改条文
“起升机构在额定电压下、额定频率下,按名义载荷谱系数Km=1.00施加额定载荷,起升机构按设计基准工作级别对应的总使用寿命(n)的实验周期进行运转试验,起升机构若为双速时,快速试验时间为整个运转时间的2/3,慢速试验时间为整个运行时间的1/3。在每运转四个试验周期时,允许载荷落地一次(试验周期详见附录A)。”
更改为:“起升机构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按照附录A规定的设计基准工作级别所对应的总使用时间,进行寿命试验。在每运转四个循环周期时,允许载荷落地一次。”
② 更改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A(规范性附录)改用新条文: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起升机构不同工作级别电动机每小时循环次数、
每小时起动次数、负载持续率、循环周期、运转方式、试验载荷及总使用时间
A.1 起升机构不同工作级别电动机的每小时循环次数、每小时起动次数及负载持续率见表A.1。
表A.1
起升机构
工作级别 |
每小时循环次数 (次/h) |
每小时起动次数(次/h) |
负载持续率(%) |
单速 |
双速 |
单速 |
双速 (快/慢) |
单速 |
双速 (快/慢) |
M1 |
45 |
15 |
90 |
30/60 |
15 |
10/5 |
M2 |
60 |
20 |
120 |
40/80 |
20 |
13.4/6.6 |
M3 |
75 |
25 |
150 |
50/100 |
25 |
16.6/8.4 |
M4 |
90 |
30 |
180 |
60/120 |
30 |
20/10 |
M5 |
120 |
40 |
240 |
80/160 |
40 |
26.6/13.4 |
M6 |
150 |
50 |
300 |
100/200 |
50 |
33.4/16.6 |
M7 |
180 |
60 |
360 |
120/240 |
60 |
40/20 |
M8 |
180 |
60 |
360 |
120/240 |
60 |
40/20 |
A.2 起升机构不同工作级别的循环周期和运转方式,见表A.2。
表A.2
机构
工作
级别 |
循环周期(s)
单速/双速 |
运转方式 |
单 速 |
双 速 |
M5 |
30/90 |
|
|
M6 |
24/72 |
|
|
M7 |
20/60 |
|
|
M8 |
20/60 |
|
|
注:电动机的每小时循环次数、每小时起动次数和负载持续率的规定值高于本标准规定值时,按实际规定值进行试验。 |
表A.2中的起升机构不同工作级别的运转方式请登陆国家发改委网站“http://www.ndrc.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