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产彩电“反攻”日市场初战告捷

国产彩电“反攻”日市场初战告捷

      2005/9/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13

中国阀门网    作为我国政府重点培育的三大出口名牌之一的厦华电子公司,日前迎来了其成功登陆日本市场热销一周年的日子,这也标志着我国产彩电“反攻”日本市场初战告捷。

  据悉,2004下半年,厦华平板电视凭借着其独有、业界领先的“微晶神画”核心技术以及富有竞争力的整体领先优势,首开先河,破天荒率先大批量出口日本,产品线比较丰富,规格包括了50英寸、42英寸、40英寸、32英寸、30英寸、27英寸等十多种主流尺寸。当时,厦华产品一投放市场,立即引起日本业界的一阵惊愕。此间,国家商务部一位副部长到日本访问,当他在商场里看到来自国产的厦华彩电时非常高兴并给予高度评价。日本家电市场素来比较封闭,基本上是日本本土品牌依托地缘优势把持着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即便是欧、美、韩国等各大巨头至今也未曾撼动该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中国的厦华,抓住了彩电产业向平板电视升级的历史契机,成功进军日本市场,敢于与强手过招,显得大有“虎口夺食”的豪气。有业内人士为此颇具抒情色彩感慨说:曾几何时,国内彩电市场是日本品牌的天下,索尼、东芝、松下等厂商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如今,已成长壮大起来的国产品牌不仅收复国内市场,更是成功“反攻”打到了其日本的家门口!怎一个“好”字了得!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厦华将其“微晶神画”核心技术,植入其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使平板电视的画质水平得到了突破性提升,正如厦华广告所宣称那样:“厦华微晶神画、平板视界新高度”。厦华在彩电最本质领域所取得的突破引起日本当地媒体的关注,早在今年1月的CES展会上,日本《电波新闻》等媒体还专门采访了厦华总经理谢思瑜,对厦华平板电视展示出来的画面质量和所达到的技术高度大加赞赏。而根据美国家电领域最权威的专业媒体——《家庭影院》(Home Theater Magazine)最新一期杂志报道显示,在其新近举行的一次有关彩电产品的横向评价活动中,产自中国的厦华平板电视由于技术先进、品质性能优越而被打了最高分93分,超过了来自日本的HITACHI、JVC等著名品牌。

  据统计,今年1-6月份,厦华仅液晶电视产品出口日本的总量约为其他三家国产品牌出口日本市场总和的1.7倍以上,按目前的发展态势,2005年度厦华平板电视(包括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在日本市场预计将增长300%以上。也因此,在不久前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中心、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联合举办的“2005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高峰论坛暨CCID中国平板电视用户满意产品调查结果发布会”上,主办方还特别授予了厦华“海外市场开拓成就奖”。这是厦华继今年7月荣登“中国十佳平板彩电”榜首之后又一实至名归的殊荣。

  厦华在日本市场的成功,最近也引起了国内部分家电品牌的积极跟进,紧随其后开始抢滩东洋。民族品牌走出去是件可喜的事,但记者注意到,有些国产品牌在跟进日本市场时却祭出了国内屡试不爽的“价格”大旗。对此,许多权威专家纷纷呼吁,不要以一味的低价换取可怜的所谓市场份额,他们尖锐地指出,这些年来,欧盟、美国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战鼓才刚刚稍息,如果国产品牌不尽快改掉“陋习”,而继续把传统CRT彩电的营销手段搬到国外市场,到头来势必会拿石头砸自己的脚,甚至可能断送曙光初现的平板电视产业,乃至破坏整体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形象。

  对于国产同行在日本市场的策略举动,厦华方面对此没有正面发表评价。该公司新闻发言人魏自力表示,日本市场是个很特殊的市场,当地消费者很成熟、理性,其消费习惯,特别是对产品品质、性能、服务、工艺、外观等方面的要求可谓挑剔至极,这也是欧美韩等各大巨头虽然砸了很多钱但一直没有取得明显进展的重要原因。其实,厦华也深知个中难度,所以在CRT时代厦华只持续进行先做一些市场调研等基础工作,没有盲目进军日本市场,但随着平板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厦华拥有了“微晶神画”核心技术之后,公司有了领先的综合竞争力,这时,厦华高层才决策开拓日本市场。

(来源:中国机电贸易网)

热门关键词:厦华电子 日本市场 市场评述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