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由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性能橡胶型氯化聚乙烯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上周通过了专家验收。该创新成果为我国氯化聚乙烯行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实现了氯化聚乙烯橡胶(CM)在高端产品应用的突破。 潍坊亚星开发成功盐酸相法氯化聚乙烯绿色制备关键技术,并设计了60m3搪瓷反应釜及配套的大型化装备,形成了成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万吨/年氯化聚乙烯全流程工艺软件包,实现了节能降耗和酸性废水零排放。同时,潍坊亚星完成了6万吨/年氯化聚乙烯和年产3万吨CM混炼胶料生产示范线的建设,生产线运行安全可靠,产品质量稳定。他们成功研制出8种高性能CM新牌号和11种应用于胶管、电线电缆领域的CM混炼胶料,各种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均满足标准,部分替代了氯丁橡胶、丁腈橡胶等合成胶,实现了我国氯化聚乙烯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CM混炼橡胶在高端产品应用上的突破。 据了解,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亚星引进德国赫司特公司技术建成国内首套年产6000吨生产装置,并随后买断了其专有技术。经过20多年的创新发展,亚星氯化聚乙烯年产能已达到17万吨,居世界首位。 然而,我国氯化聚乙烯在橡胶领域的应用与国外差距很大。我国氯化聚乙烯年总产量已达45万吨,但用在橡胶方面的氯化聚乙烯不足7万吨,仅占16%,而美国氯化聚乙烯年需求量大约4万吨,有50%用于橡胶领域。 亚星十分重视橡胶型氯化聚乙烯的推广应用。他们建成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引进国外最先进的哈克流变仪,配备了电子万能拉力机、橡胶无转子硫化仪等近百台国内外先进试验装备,模拟氯化聚乙烯的加工工艺条件,开展对橡胶型氯化聚乙烯加工性能和应用性能的检测。他们还先后对引进装置进行了5次大规模创新改造,通过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进一步开发了高性能橡胶型氯化聚乙烯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和与之相配套的大型化生产示范装置。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