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被称作陕西省内“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最近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该项目计划从地处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预计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 “晚来清渭上,凝似楚江边;鱼网依沙岸,人家傍水田”,陕西当地希望,曾流经整个关中地区的渭河两岸能够重现这种安乐景象。 该计划陕西省已筹划多年。是当地十二五期间最重要的工程,此前当地官员曾要求称,作为陕西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项目,“工程不能被动的等待中央批复,而是要尽早进行开工准备”。 项目最基本的现实意义是对渭河的改善治理。“渭河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生态水,上游几乎没有水下来,几乎都截完了,可以说,严重的时候,河道里全都是污水——陕西流域排放什么水,渭河里就是什么水质!”陕西省环保厅官员此前对记者说,“所以有一段时间,渭河被称为关中下水道。” 言外之意,要根治渭河,除对沿线污染进行整治外,陕西必须为渭河寻找新的水源,用新的生态水来为渭河“输血”。 其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不仅在于向关中地区补充水源,“引汉济渭对于陕西具有系统性意义,一方面缺乏活水水源的渭河将得以补充水源,冲刷下游河道;另一方面,长久受水资源困扰的陕北地区也将得以置换更多的黄河用水指标”,陕西省水利部门官员对本网说。 他说,通过对水——这种最基本自然资源的调配,陕西的整体产业布局也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按照计划,该工程从秦岭南的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库、支流子午河三河口水库实施调水,穿越秦岭,工程计划总工期约11年,采取“一次立项,分期配水”的建设方案,逐步实现2020年向渭河流域配水5亿立方米,2030年最终调水规模达到15亿立方米的目标。 引汉济渭的前期调研、规划工作已经持续20余年,从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就开始研究从陕南向关中调水方案,但由于该项目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同处汉江,因此一直较为敏感,为此,陕西省曾多次与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汉江下游的湖北省进行沟通,希望获得更多理解。 (来源:中国水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