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四万亿元投资即将起掀水利建设新高潮

四万亿元投资即将起掀水利建设新高潮

      2011/7/13 9:16:12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6

中国阀门网

    今年年初至5月底,由于我国南方地区降雨明显偏少,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60年来非常罕见的持续干旱现象,尤其是湖北、湖南及江西出现了严重旱情,其中洞庭湖、鄱阳湖及洪湖出现了干涸的局面。进入6月以来,随着强降水的持续来袭,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部旱情得到缓解,但一些地区出现了严重洪涝灾害,局部地区甚至“由旱转涝”。

    干旱和洪涝灾害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财产损失。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再次凸显,加强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7月8日至9日,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主席在会议上强调,当前,要全力以赴完成好以下重点任务。一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下大气力在全国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要着力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和水平。三要着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四要着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五要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六要着力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胡锦涛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7月11日,水利部组织召开全国水利系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大会。水利部部长陈雷说,各级水利部门要把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掀起治水兴水新高潮。

    陈雷说,要落实公共财政投入政策、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与使用政策、水利建设金融支持政策、鼓励农民群众参与水利建设政策等六项政策,不断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记者看来,中央加强水利建设的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部署到位,而关键则是各级地方政府要层层抓落实,不能“念歪经”、打折扣。同时,要在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把好质量关,在水利设施建好后要有定期专人维护修缮机制。

   在记者的印象中,位于中原腹地的家乡农村,村子北边有一条人工修建的河渠,在上世纪90年代总是水流潺潺,鱼儿游弋,河水清澈见底,乡亲们可以在里面洗衣淘米,夏天很多人在渠里洗澡。从河渠引到农田的水可以进行灌溉,并形成了一条宽约五六米的小河沟,里面长满了野生的菱角和芦苇,有好几年村里还种上了水稻,让习惯了吃面食的乡亲们可以吃到白米饭。而随着后来无人管理、修缮,河渠时常干旱,那条小河沟也被一些村民开荒种上了粮食等农作物,仅剩一米多宽。近几年记者每次回到老家,河渠和小河沟总是干涸,遇到旱情,农田里无水可浇,只能靠天吃饭,甚至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赚钱,不再指望家里的几亩地。

   记者以上述农田水利设施缺乏维护为例,想说明的是,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应真正贯彻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部署,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在水利建设过程中不要打折扣,不要偷工减料。为什么江西赣州以宋代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在数百年后仍然在发挥作用,使城市避免遭受洪涝灾害?为什么古罗马下水道建成2500年后仍能为今人所有?为什么巴黎修建与19世纪中期的下水道至今仍在城市排水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些水利设施的高质量修建和适时维护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热门关键词:水利 水资源 水利建设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