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1月6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透露,“十一五”期间,我国迅速崛起为世界能源大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跃居世界第一。
会议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迅速崛起为世界能源大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供应能力显著增强,能源结构明显优化,新能源发展迅速。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透露:“2010年全国原煤产量约32亿吨,比2005年增长了1.5倍,‘十一五’期间原煤产量以6-7%的平均增速增长;2010年发电装机容量突破9.5亿千瓦,‘十一五’五年间扩建了4亿多千瓦,是过去50年装机容量的总和;同时,‘十一五’期间石油、天然气产量稳定在1.8-1.9亿吨之间,海外资源合作有突破性进展,国内炼油能力突破5亿吨。”
预计2010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9.6亿吨标准煤,比2006年的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3.22亿吨标准煤提高了27.5%;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从2006年的1.97吨标准煤预计将增长到2.38吨标准煤。
“十一五”期间,中国重点建设了蒙东、神东、陕北、鲁西、河南、云贵、两淮等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这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2010年的煤炭总产量达到28亿吨,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7.5%。同时,2010年全国原煤产量约32亿吨,是2005年的1.5倍,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5%,中国原煤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十一五”期间,国家共投入资金150亿元,带动企业投入535亿元,地方政府投资41亿元,用于煤矿安全改造。在加大瓦斯防治力度的背景下,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从2005年的2.81下降到2009年的0.892,历史性地降到了1以下。“十一五”我国能源产量稳定在1.9亿吨左右,居世界第五。海上原油产量超过5000万吨,再造了一个海上大庆;炼油工业结构升级,千万吨级炼厂17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亿吨/年;石油天然气长输干线管道总长度近8万公里。
国家石油储备也实现了从无到有,到2008年底,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四个基地全部建成,并实现满储,总容量1640万立方米。目前,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已开始启动;还先后建成了多个LNG接收站,截至2010年底,广东、福建、上海3个LNG接收站建成投运,总接受能力930万吨/年;浙江、大连、江苏、珠海、山东5个接收站在建设,总规模达到1550万吨/年。
(来源: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