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全面贯彻节能减排 工程机械公司降耗闯关

全面贯彻节能减排 工程机械公司降耗闯关

      2010/12/22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8

中国阀门网

     “节能减排”政策当前,油老虎们也不得不在资金和技术的双重考验下打起了节能的主意。  先是三一重工领技术之先,率先推出混合动力挖掘机,接着是沃尔沃-山东临工的节能型装载机突破万台,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工程机械领域,节能成为新的关键词。

     在工程机械的节能技术标准、政策补贴等仍未提上议事日程之际,已经有不少企业发现了市场的机会。在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之下,节能型产品正日益走俏。但是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却指出,资金和技术瓶颈,是工程机械取得进一步节能成果的两大考验。

     逆向淘汰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节能减排还是不得不行使的政策指令,但是对于刘勇光来说,这是一个简单的方程式。

     承包了内蒙古几家煤矿筛选工作的刘勇光,手里有3台装载机。据他介绍,节能型机型比传统机型价格贵了约2000元,但以目前的节能效果来看,每年每台通过节油一项可以省3万元。 “5月份的时候买了第一台,效果很好,还准备再进两台。”

     这样的市场反应也支撑起了山东临工的节能型装载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产销过万台的业绩。对于没有政策补贴,没有政府强推,相比即便受惠于政策也销量寥寥的民用车市场,节能型工程机械的热销连山东临工的董事长王志中都表示“这个成绩甚至超出了之前的估计”。

     市场自有自己的算盘

     “以用油量为例,2009年底,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社会保有量已超过300万台,300万台各类工程机械每年用于油料的费用,甚至高于当年工程机械的总产值,如能提高产品的节油率,将大大减少资源浪费。”侯宇轩认为,在资源价格不断高企的现实情况下,工程机械的节能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而以往工程机械的能耗惊人所带来的节能空间也就显得更大。“简单地讲,通过安装启停装置或能源回收装置,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江苏常熟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所长沙永康说,这也是工程机械节能的优势所在,可以在保证成本的前提下,对节油性能做出相对改进。

     不可操之过急

     “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中国企业节能技术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沙永康说,现在只是做的一些简单的节能改造,但是高端技术并没有掌握。

     据了解,目前的节能环保型工程机械,有的对零部件进行合理匹配降低能耗,有的转换燃料方式,以天然气来替代柴油供给,有的则采用了混合动力系统,进行柴电混合的尝试。一位业内人士还指出,新能源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较之汽车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因为前者是在相对固定的场所进行作业,这样充电和太阳能利用就能够相对稳定地得到保障。

     山东临工战略规划部部长李连刚也表示,“在现有的临工技术路线内,可以预估的节能极限只达到25%,如果还需要下一步节能目标的话,就需要转换到混合动力,但是,后者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都给产业化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这也是目前国家没有对此类产品作出强制节能要求的原因所在。国家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李新男就表示,到底采取哪一种技术来进行节能,是在发展中的一个议题,标准谁来定?不是政府,而是市场竞争,需要企业更多的参与。

     同时,“由于目前对此类产品的油耗测试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因此,短期内也不可能有如同汽车那样的节能补贴。”李连刚分析说,“不同于汽车等消费品,工程机械如果真正能够达到节能,市场是一定会有的,对于生产企业来讲,产品利润也足以弥补研发投入。”
“由市场而不是政府来主导技术产品的发展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工程机械领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节能技术的局限性,使得该行业的节能发展潜力还须得到持续关注。”招商银行相关人士表示。

(来源:会员发布)

热门关键词:节能减排 工程机械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