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当前,美国正在为经济二次探底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而忧虑,欧洲还未完全摆脱主权债务危机的阴霾,而东亚经济已从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指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各发展中国家的产出已基本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今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8.9%。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都肯定了亚洲经济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意义。“亚洲引领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等不断出现在各媒体的报道中。
与东亚经济复苏相伴的是一种新现象的出现,在欧美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正在迅速扩大。南南贸易增长势头惊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东亚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
经过长时间的沉寂后,南南贸易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2009年秋季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出口迅速恢复。与此同时,东亚的出口地区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是这种变化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和引导者。2010年上半年,中国的出口规模激增,其增长呈现出不同于以前的新趋势,那就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速度远高于原来的欧美等主要贸易伙伴,其中对巴西的出口累计增幅达到102.1%,对俄罗斯为70.7%,同一时期对美国出口的增幅仅为29.4%,对欧盟约为36%。由于中国在东亚产业链中的中心地位,中国出口方向的转移也就意味着东亚所依赖的外部市场的转移。东亚其他新兴经济体也存在类似的情形。2010年前两个月,韩国对“金砖四国”的总体出口增长幅度达到67.5%,对其他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也大幅增长,比如,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119%,对东盟增长49.2%。作为对比,同期韩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长仅为4.9%。其他东亚经济体对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几乎都呈现出远高于对欧美市场的增幅。
以上事实说明,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曾长期被迅猛增长的南北贸易所掩盖的南南贸易,重要性日益凸显。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商业周期存在明显差异,那么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开展贸易将使得东亚等外向型经济体对来自欧美的冲击逐渐产生免疫。
这种南南贸易的新趋势是否能够持续?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未来3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为6%左右,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仅为2%左右。由于这种较大的增长差异,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来源。2010年至2012年,全球需求的一半左右将来自发展中国家,它们快速增长的进口将占全球出口增量的4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消费潜力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这必将导致未来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量进一步扩大。南南贸易的发展潜力和持续能力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一步得到验证。
(来源: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