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来自中国的进口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9年,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家对华出口增幅仍在20%以上,中国一举成为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来说,由于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贸易下降22%,但同期我国进口值仍超过1万亿美元,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这不仅对遏制全球贸易急剧下滑起到了“稳定器”作用,也使中国需求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扭转失衡的新动力。
据商务部预期,2010年中国进口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这标志着中国进口贸易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贸易强国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贸易发展格局客观上已经面临结构性调整改变的挑战。从世界上一些贸易强国的发展规律来看,由依靠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向培育竞争优势的贸易平衡战略转变是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开放性经济的更高层次。具体而言,进口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表现为: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加快我国产业升级、提升我国产品的竞争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进口对一国贸易结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可以有效弥补一国资源产品的不足,每个国家都有其资源的短板,进口本国缺乏的资源产品,可以提高全球资源的使用效率,对该国经济发展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其次,先进设备进口可以促进一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许多一流的技术和设备从研制到投入使用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当一国直接进口先进机器、设备等成品时,尤其是进口高技术产品时,可以迅速提高一国的技术水平,缩短技术差距,并促进产业升级,从而改善该国的产业结构;第三,可以引入竞争机制,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也是为本国的同类企业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有效竞争能够很好地促进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本国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发达国家一般对先进技术进口都很少采取限制措施,而是通过利用进口来改善其贸易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
战略导向符合国情
客观上中国长期以来积累的巨额贸易顺差,加之人民币升值,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为我国扭转进出口失衡的局面提供了诸多良机。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的进口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9年,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家对华出口增幅仍在20%以上,中国一举成为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来说,由于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贸易下降22%,但同期我国进口值仍超过1万亿美元,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这不仅对遏制全球贸易急剧下滑起到了“稳定器”作用,也使中国需求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扭转失衡的新动力。
今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值达21486.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9%。其中,进口达10140.4亿美元,增长42.4%,贸易顺差为1206亿美元,减少10.5%。根据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其对华出口增速均远高于其同期总体出口增速。
在当前形势下,一方面我国面临着由于贸易不平衡、顺差过大而导致的外部压力,另一方面我国又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如何制定进口促进政策至关重要。霍建国认为,我国可以加速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在以下几个行业领域的进口力度。
一、继续做好资源性产品的进口。资源性产品进口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提前办理有关进口程序,给企业一定的进口自主权,以便企业在石油、粮食、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回落时,抓住时机组织进口。同时,政府还可以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企业、机构形成进口预案,以政府采购和民间购买相结合的方式,择机购入石油、矿石、有色金属等稀缺资源。
二、制定有效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加快企业机器设备的更新。技术改造投入是保持企业技术进步的关键,而加大引进关键技术设备是一条有效的捷径。与此同时,应鼓励企业形成消化吸收和自主配套能力,如对提前进行设备折旧的企业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对进口的关键设备提供减免关税的政策等。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加快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高度重视我国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设备进口,特别是节能环保型设备的生产和制造能力,有必要通过引进高端技术装备,逐步形成我国自主的研发制造能力,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四、配合扩大消费的政策,可考虑适当降低国内稀缺的高档消费产品进口关税。扩大部分高档消费品的进口,一方面可避免出国组团从海外大量购买名牌消费品,同时又可扩大进口满足国内高端消费群的需要。
有效避免不利因素
2010年以来,我国的进口出现了大幅增长的格局。作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已降至9.8%,远低于发展中国家46.6%的平均关税水平;已基本取消进口配额管理商品,分批取消了约800多个税目商品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并不断出台措施,简化进口程序,贸易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本新闻共
2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来源: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