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漏风是水泥厂粉磨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系统漏风不仅造成辅机设备的规格增大,增加投资及营运费用,且会影响系统运行工况,系统产量降低能耗增加。引起漏风的原因除系统工艺需要(如风量调节装置等)不可避免外,主要是由于设备密(锁)封装置性能及安装使用不当等引起。 在磨机参与的粉磨系统中,磨尾锁风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磨内通风和粉磨性能。因此,选择良好的锁风装置是解决漏风问题的关键。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开发设计的磨机卸料溢流锁风阀,具有原理先进,结构简单等特点,是较为理想的锁风装置之一,已在多家水泥厂使用,总的来说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厂家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对此,我们经过调查和分析后认为,主要是用户对该装置原理、结构缺乏了解,加上安装、使用不当所致。下面就该装置的结构、原理、主要参数的确定及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作一介绍,供读者参考。 1、主要结构及其作用 锁风阀主要由阀体、检修门、调整板和充气箱组成。阀体由中间一固定隔板将其分成Ⅰ、Ⅱ室,使流化床形成U型结构,达到锁风的目的。检修门主要用于对调整板进行调整和锁风效果的检测。调整板主要用于对料流速度的控制和铁渣的清理。充气箱由透气层、多孔板等组成,将来自罗茨风机的气体均匀分配对流化床底部充气,并使其上部的物料形成流化床状态。为了使料渣、铁渣等粗颗粒及时地排出,充气箱应与水平成不小于30°角布置。 2、工作原理 溢流锁风阀是采用流态化技术设计的。按固定流态化形成的过程,一般将其分为固定床、流态化床和连续流态化床三种状态。图2表示在三种状态下,颗粒层的空隙率ε,流体通过颗粒层时的流速u′f和流体的阻力损失△P的变化情况。在流化床状态下,流态化床的床层高度随空隙率ε的升高而增大,但流体穿过床层的实际流速u′f和流态化床的流体阻力(忽略器壁效应的影响)却维持不变。 由流态化床的特性可知,料流稳定流动的条件应满足下式: F+(L1-L2)·ρ·g+(P1-P2)-V2·ξ·ρ/2=0(1) 同样,在平衡时,流体通过流态化床的压力降△P,可根据床层受力分析得出: △P=L·(1-ε)·ρP·g=L·ρ·g(2) 由(2)式可知,在压力降近似等于单位面积床层的重量,也即是床层的静压力降与其气流速度无关。溢流锁风阀就是利用这一流态化床的料柱阻力来达到锁风的目的。因此,锁风的条件为: (L1-L2)·ρ·g≥P2-P1 3、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 溢流锁风阀的主要工作参数包括风压、风量和排料能力,现分述如下。 (1)风压。来自罗茨风机并鼓入溢流锁风阀的风要克服三种阻力,一是有效流态化床的料层阻力,其值相当于单位面积上料粉的重量;二是Ⅰ、Ⅱ室隔板以下的料层阻力(包括铁渣等的影响) ;三是透气层及进气管的阻力。实践证明,实际有效锁风用的料层阻力占整个供风压的比例很小,因此,不论要求锁风压力是否有变动,对风机选用的供风压力影响很小。从丹麦FLS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可知,要求入充气箱入口的压力为20kPa,而我国有关院所的实验数据为(10~25)kPa。因此,建议实际选用风机时,要求的供风压力为(20~30)kPa即可。 (2)风量。从流态化床的形成条件可知,合适的截面上升风速是必需的。在一定的风速范围内,风速的大小又和排料能力有关。因此,风量与单位透气面积的大小有关。表1为部分单位的设计参数。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笔者认为溢流锁风阀的风量选用以每吨料粉(0.35~0.40)m3范围较为合适。 4、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用时除应了解溢流锁风阀的结构和原理外,还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安装前应检查透气层是否有损坏,或受雨水浸泡等现象。若存在,则应消除,以免造成串风或堵塞。罗茨风机离溢流锁风阀较远时,连接管道一定要加支撑,以防产生振动。 (2)开始使用时,注意观察料流的情况,通过调整板调整料流通过的截面大小,实现对料流速度的控制。 (3)当L1和L2值太小时,料床可能被气流穿透或吹跑,达不到锁风目的。因此,在磨机运转之初或系统不正常时,有可能发生此现象,加以注意。 (4)通过溢流锁风阀顶部的检修门来检测锁风效果,若此处处于微负压状态,则表明锁风良好;反之,则需调整。 (5)对溢流锁风阀出口侧的调整板调整时,既不能将下部通道全部封死,以免长期运转后,铁渣等将料流通道堵塞。但也不能太大,以防止料流短路,影响锁风 (来源:阿里巴巴)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