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大学毕业生“见习”期权益谁来保障

大学毕业生“见习”期权益谁来保障

      2006/10/16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39

中国阀门网

  许多大学毕业生要经历“见习”期才能找到工作。记者采访发现,大学毕业生“见习”引发的“冲突”不断: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说,自己的权益在见习期间得不到应有保障;一些用人单位则说,让你见习没说一定会录用你…… 

  工作量大补贴很少 

  毕业于武汉某高校的小张当年就读的是一所三类本科院校。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称心如意工作的她,现在一家民营企业见习。谈起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小张很不满意:“做的事情很多很杂,比正式员工还要累,公司给的补贴很少,最担忧的是公司一直没有明确告诉我们今年到底招不招人,招多少人,心一直悬着。” 

  即使这样,小张还是打算继续见习。“希望能够好好表现争取留下来,如果不干还得再去找工作,到其他地方也是一样,都得经历这个阶段。”小张无奈地说。 

  据了解,有些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毕业生见习期满后换人上岗,如此周而复始,既满足了企业劳动力的需求,又逃避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周运清教授说:“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权益得不到保障,实际上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供大于求,工作不好找,大学生急于求成的心理很容易被不法企业利用。” 

  “天之骄子”优势不再 

  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14万人,而2006年413万。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随之增加。 

  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与失业处负责人刘鸿说:“这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也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但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前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逐渐成为新的失业群体。” 

  刘鸿认为,目前大学毕业生缺乏的不仅仅是岗位,还有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很多大学生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认为自己花那么高的成本读完大学,不能随便找个工作就打发了。实际上,高等教育已经从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观念要改变。 

  周运清教授认为,除毕业人数逐年递增和大学生就业观念未改变之外,高等教育也有一些弊端,大学教的主要是书本知识,其检验标准与基础教育相似,仍然是考试,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知识从积累到使用的过程并没有很好完成。 

  权益保障应从用人单位做起 

  在一些正规企业,毕业生的权益往往会得到更好的保障。据华中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丽华介绍,作为武汉市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他们比较重视接纳高校毕业生见习,也与一些高校签订了相关协议,注重对见习生的培养。 

  杨经理是一家网络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他说:“刚毕业的见习生,企业需要投入很大的培养成本,频繁'解雇'见习生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方式只会伤害到企业本身。所以,一些快速发展中的有远见的企业,不会把见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而更注重成熟的、稳定的团队培养。” 

  专家认为,企业作为毕业生见习的优势方,它的行为直接决定着毕业生权益是否受到保障。相关部门除了制定政策给“见习”的毕业生经济补助外,还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切实保障毕业生的见习权益。

(来源:河南日报)

热门关键词:职场快讯 毕业生 见习 期权益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