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中国最大铁矿区全力扩产应对进口矿石危机

中国最大铁矿区全力扩产应对进口矿石危机

      2010/7/2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0

中国阀门网】       三季度来临,随着全球三大矿山巨头纷纷提出上调矿价,中国钢铁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成本困境。在中国最大铁矿区辽宁鞍山-本溪地区,一轮国有钢企的矿山扩产工程拉开帷幕。依托老矿山改扩建和新矿山开发,大型钢企鞍钢、本钢均已确立“矿石倍增”计划,以降低对进口铁矿的倚重。
       位于中国东北的辽宁鞍本地区,是中国已探明储量最大的铁成矿带。坐落于此的鞍山钢铁集团和辽宁本溪钢铁集团,是中国铁矿自给率最高的钢铁企业。但随着近年来“两钢”产能不断扩大,自有矿山服役期超长,到2009年,鞍钢、本钢的铁矿自给率均从最高时的80%,降至60%左右。在进口铁矿逐年提价背景下,“两钢”以铁矿资源保持传统竞争优势,显得尤为迫切。
      “本钢矿业一个规模庞大的扩产计划,正在快速推进之中。”本钢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烈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通过对亚洲最大单体铁矿——南芬铁矿和歪头山铁矿扩建,到2010年末,本钢将具备产矿石2000万吨、铁精矿850万吨的产能。
      从去年开始,本钢还连续启动徐家堡、贾家堡、花岭沟、棉花堡四座铁矿的开发建设,四矿已探明总储量4.33亿吨。计划6年内总投资近60亿元,建成达产后,本钢自产铁精矿可增加至1140万吨,铁矿石产量超过3000万吨。
      “另外,与大台沟铁矿的合作开发也正在洽谈中。”高烈说。距本钢厂区以南仅20公里的本溪大台沟铁矿已探明可控制储量33.9亿吨,远景储量近百亿吨。去年夏天,自从这一世界最大单体铁矿被发现的消息公布以来,其开发进展就备受钢铁行业关注。
      6中旬,前来辽宁参加招商活动的深圳万利加集团董事长李伟波向记者表示,万利加下辖的深圳亿众鑫矿业有限公司作为探矿投资单位,正在推进大台沟铁矿的合作开发。大台沟铁矿一期工程拟于2016年投产,年产矿石3000万吨,铁精矿1000万吨。他透露,“集团将于7月与本钢签订合作开发大台沟铁矿的协议。”
      与本钢类似,坐落于辽宁的另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钢集团,也加快了自有矿山建设步伐。鞍钢集团今年3月底宣布,鞍钢老区铁矿山改扩建项目得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成为中国最大铁矿扩产规划。鞍钢以自筹资金的方式,总投资147亿余元,改扩建位于鞍钢本部周边10余座老矿山及选矿场。
      鞍钢矿业公司总经理邵安林介绍说,通过实施这一项目,到2015年,鞍钢铁矿石年产量将达到6850万吨,铁精矿年产量将达到2300万吨以上,分别比现有规模增加2250万吨和800万吨。到2020年,铁矿石年产量将达9200万吨,比现在翻一番。
      分析人士说,近年来中国铁矿石进口形势严峻。今年上半年,执行多年的铁矿石进口长协价机制被打破,变成了由跨国矿山集团主导的按季度定价。进入三季度,三大矿山均提出矿价将在二季度价格基础上,再涨19%到35%。“虽然最终幅度还没有确定,但是涨价几成定局。”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钢铁业今后几年将面临巨大困难。而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提高铁矿自给率,则成为中国钢厂应对不断高企的成本危机,逆势下保持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业内人士介绍说,2001年到2008年,中国铁矿资源保有储量从581亿吨增加到624亿吨,增加了43亿吨,但是真正获得开发利用的还不足50%。
      “中国并不缺乏铁矿资源。关键问题是,在当前中国钢铁产能快速扩张的形势下,自有矿山建设必须跟上。否则,我们仍会是‘守着青山无柴烧’,难以改变铁矿供给受制于人局面。”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探局专家张永金说。
      当然,中国大规模开发自有铁矿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铁矿资源绝大多数为贫矿,采选成本较高。而进口富矿的开采成本极低,一旦其价格下跌,中国一批铁矿企业很可能重新陷入亏损境地。因此,中国矿山企业要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降低铁矿生产成本,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占一席之地。

(来源:阿里巴巴)

热门关键词:进口 矿石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