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今年国务院提出从公共服务、人才培训、金融税收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发展,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我国服务外贸产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软交会是今年举办的三场大型服务业展会之一。”商务部服务贸易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6月22日至2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在大连举办,作为国内规格最高的软件行业交易会,海外参观参会团覆盖28个国家(地区),国内省市参展团组、参观团80余个,预计专业观众达3万人次。
据商务部服贸司人士介绍,2010年服务贸易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争取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比2009年增长10%左右,服务贸易逆差有所减少。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占国家对外贸易的比重只有10%,而全球的平均水平达到了20%。
就在此前的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言人表示,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这意味着,今后人民币汇率将更多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对于外贸企业来说,金融危机中被搁置的外贸转型任务,将再度重启。
“如果出口企业能够将按美元计的成本增加转嫁到更高的产品价格,那么出口需求将会降低;如果出口企业无法转嫁成本,那么其利润率将会受到挤压。这两种情况将有助于抑制未来出口部门产能的扩张。”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
服务贸易十年倍增
今年4月,商务部研究院公布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这份官方报告提出,未来十年中国将推动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双实现“倍增”,同时继续努力推动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
关于中国外贸转型的战略方向存在着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既要保持中国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国际竞争力,又要提高和实现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而包括吴敬琏在内的学者认为,必须改变扩张出口数量的政策导向,促使出口更加集约化,使单位产品包含更多的附加值。
虽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服务市场更加开放,外资涌入并寻求服务外包的承接者,发展服务贸易,将是产业转移、外贸转型的战略选择。
“人民币汇率管理和调节中要注意采取渐进方式,为企业结构调整留出相应的时间,使企业逐步消化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影响,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和升级,保持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引导就业更多向服务业转移。”6月19日,央行发言人在回答记者问时表示,汇率改革将给产业转移留出时间,有利于优化资源在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间的配置,有助于就业向服务业的转移。
种种迹象表明,在中国决定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大方向下,转变的第一步将是发展服务贸易。
记者获悉,商务部正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尽早出台《服务贸易促进条例》,完善我国对外贸易法律体系,为服务贸易促进提供统一的原则和方针,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服务贸易促进条例》已经由中国法学会及国内高校法学院专家参与立法论证,目前第四稿已经修改完成。
同时商务部还将研究制定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制定配套政策措施,重点支持运输、旅游、建筑、文化等30个领域,以推动服务贸易发展。
“我们把企业分成两类,一类是低成本、低附加值的旧模式企业,一类是技术含量高、效益好的服务型企业,把这些企业放到30年这样一个长期的时间序列中,前一类企业肯定会死掉”,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中国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和资源价格会越来越高,不及时进行调整,传统企业没有出路。
本新闻共
2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