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进入二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三季度的国际铁矿石价格是否接着上涨、涨幅有多高,这再度引发国内钢厂和经济界猜测。本报记者从5月30日的巴西《圣保罗国家报》获悉,从7月1日开始,淡水河谷的出口铁矿石可能涨价35%,达到每吨145美元(离岸价)。据悉河北钢铁集团是淡水河谷在中国最大的客户。业界专家对本报表示,三季度涨价舆论可能是三大铁矿石寡头人为制造,德国大钢厂蒂森克虏伯高层则警告一场“原材料泡沫”。
最新传言涨三成
《圣保罗国家报》并未列出具体的消息提供者。不过,淡水河谷公司黑色金属业务负责人卡洛斯·马丁斯明确证实,三季度铁矿石“铁定大幅涨价”。马丁斯表示:“二季度,我们的协议价格远低于中国现货市场价格,根据目前的定价机制,淡水河谷预计将会在7月开始的三季度中弥补一大块价格差距。”
淡水河谷官方并未证实上述价格涨幅,《圣保罗国家报》称,当地时间6月1日,该公司将会正式确定三季度协议价格。
三季度价格涨幅目前让中外钢厂猜测纷纷。之前,媒体曾引述武汉钢铁公司一位不具名人士称,淡水河谷已经向中国钢厂提出,三季度协议价格将上涨23%,达到每吨160美元。
确定指数是关键
目前已经明确的是,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大矿商将会根据二季度全球主要现货市场的价格水平来确定三季度协议价格,主要的技术问题,是采用何种价格指数机制。目前主流的有三种指数:普氏指数,“钢铁指数”和“金属公开铁矿石指数”。
此前,淡水河谷曾公开表示,愿意选择一种钢厂客户能够接受的价格指数,并已经就此展开了协商。国内有消息称,中国钢厂和淡水河谷之间可能使用普氏指数,意味着未来价格走势将根据青岛港品位62%的铁矿石现货到岸价来确定。
内外预期有分化
今年4月1日之后,40年之久的国际铁矿石年度长期协议价模式被三大矿商如愿打破。矿价改成一季度一签,协议价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差距也将越来越小。在10%经济高增长的中国的强劲需求背景下,三大矿商此举无非是想把利润和股东满意度最大化。
二季度,和三大矿商长期合作的中国大钢厂纷纷签署了临时协议,价格接近日韩钢厂获得的110美元左右的季度价。在中国现货市场,四月份进口矿价一度暴涨到每吨185美元,导致河北及全国许多钢厂停止进货、转向国产铁矿粉。此后,中国调控楼市泡沫,以及政府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预期,导致钢材和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下挫,目前距离峰值已经跌去了两成左右。比如,63.5%品位的印度矿现货价,最近跌破了150美元,越来越接近日韩二季度协议价。
涨价缺乏基本面
国内国外的矿价走势及预期,为何出现如此严重分化?分析师称,这里存在三大矿商的“烟幕弹”。分析师表示,全球经济的基本面已经无力支撑高昂矿价,铁矿石三季度极有可能是降价而不是涨价。他说,欧美钢厂产能恢复缓慢,欧洲债务危机不仅影响欧洲经济,同时殃及中国和美国的出口,加上楼市调控连锁反应,中国下半年的出口和经济增长将面临不利因素,这些都将使钢材需求萎缩。
德国钢铁巨头蒂森克虏伯公司首席执行官舒尔茨日前表示,要警惕一场“原材料泡沫”。这场泡沫的规模可能比美国两年前的楼市泡沫还要严重,如果不对投机商采取措施,将威胁到钢铁行业和全球经济。
分析师表示,4月份185美元的短命高价是被矿商“忽悠”(操纵)出来的,三大矿商目前又开始从舆论上为三季度涨价做铺垫。余连贵认为,三季度铁矿石协议价有可能比二季度还低10美元左右。
通过“河北省铁矿石价格指数”,本报记者发现省内国产矿价走势和进口矿存在关联,省内铁矿石价格已经从四月中旬的峰值开始下行,但目前价位仍然比去年同期高出六成。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