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沧州离天津滨海新区只是一步之遥,天津港与黄骅港两大港口遥相呼应。这里发展城市经济不仅占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而且石化、盐化、煤化资源丰裕,是国家确定重点建设的第三座化工城,历来有“经济发展看工业,工业崛起看化工”之说。但是与当年深圳和浦东开发的起步不同,环渤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模式不能再纯粹以追求GDP为目标,必须遵守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道路。这是沧州市市长孙瑞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的。
记者:沧州是如何在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上找到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契合点的?
孙瑞彬:沧州根据环渤海经济发展圈的特点,对“十一五”期间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化工主打产业与“三大经济板块”互动发展的战略构想。
三大经济板块是指发展临港区域经济、县域特色经济和中心城市经济。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为沧州凭借临港靠海的优势承接国内外尤其是日、韩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内部的产业重组和优化整合正在加快,从而带动京津两市的传统制造业,特别是资源型产业或重化工业向周边地区加快转移,为沧州市积极参与区域合作谋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启动,为沧州市有效发挥区位、产业、港口、资源等优势提供了难得机遇。
记者:请问沧州市建设化工基地有哪些优势?
孙瑞彬:化工是沧州最重要的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税等指标均占全市工业的1/3以上,而且几乎集中了全市工业所有优良资产。沧州还是河北省重要的化工基地,化工产值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1/4。沧州市在发展化工产业上优势明显。第一,区位优势。在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突出了区域经济,而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区域就是京津都市圈。第二,交通和基础设施优势。在沧州至少有4条高等级公路穿过。临港化工园区就在天津—沧州—黄骅港这个三角区域内,有铁路、公路、港口,并建有液化化学品码头。第三,资源和能源优势。沧州境内有大港、华北两大油气田,有年产200万吨原盐的亚洲第二盐区,有充裕的煤炭资源。沧州大化集团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以其规模和产品优势初步形成了沧州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合成材料、化肥和精细化工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
为了充分发挥港口和化工产业两大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沧州市决定建立沧州临港化工园区。园区自2003年开始建设,目前总投资已远远超过100亿元,并已定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记者:沧州是如何找准自己定位并具体落实的?
孙瑞彬:沧州市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分布,参与京津冀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主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逐步与天津滨海新区合作,以求盐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海水淡化利用等项目更长的产业链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讲就是以临港化工园区、任丘、东光为基地,以华北石化公司、沧州炼油厂、沧化、大化等大型企业集团为骨干,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接轨天津滨海新区为契机,加快化工产业发展步伐,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形成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相互补充,上下游产品一体化,资源配置合理,技术先进的特色系列产业,确立我市化工产业在河北省乃至环渤海地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未来五年,化学工业预计投资规模240亿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左右。沧州的目标是将其建成北方乃至全国的化工产业协调发展的高度聚集区。
(来源:重庆市规划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