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国庆节期间,吐鲁番采油厂一派繁忙景象。1日至7日,采油厂5位主要领导分别率厂办公室、生产运行、计划、油藏、安全等部门负责人,轮流驻葡北、雁木西现场,组织协调生产运行,现场解决问题。“十一”黄金周期间,原油平均日产2806吨,突破计划目标。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吐鲁番采油厂原油欠产。面对严峻的原油生产形势,该厂从5月开始,组织开展“打好攻坚战,确保双过半”的夺油上产会战,经过第一阶段工作,原油产量稳步上升,取得阶段性成果,原油日产从2600吨上升到2700吨左右。
为了使原油生产更加主动,9月下旬,吐鲁番采油厂连续召开产量形势分析会,对攻坚战做出具体部署。各采油工区按照分油田、分单元、分油组、分油区、分单井、分层位、分小层的“七分法”,对各油田生产形势进行细致分析,剖析制约原油生产的不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上产对策,提出了四项上产措施。一是加大措施作业力度。油藏工程室将按照实施一批、准备一批、研究一批的原则制定施工方案。同时,排出措施井运行大表,加快实施进度。针对葡北5-1转抽,实现了“三当天”,即当天安装抽油机,当天铺设地面管线,当天连井口开井。三季度油井措施日增油175吨;二是加快新井钻井速度,提高新井增油贡献率。生产运行部门提前做好每口井的投产方案,做到钻井一完井,施工队伍立即进入现场施工,力争新完钻井快速投产。近期,该厂顺利完成了神平311、神平313、玉东2-49新投工作。新井日增油291吨;三是紧盯老井增产措施,重点选择课题攻关,尽快实现老井增产。通过油藏工艺配套技术,相继在稠油天然气吞吐、葡北20井高难度井解卡、雁608井循环封窜解堵、井筒水合物快速解堵、射孔转抽完井一趟管柱技术、卡封酸化完井一趟管柱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四是加强生产组织,提高生产运行质量和生产时率。要求四个采油工区负责人必须对各自产量情况了如指掌。重点抓老井管理、开井时率、日常管理、含水、压力、动液面的动态跟踪,结合油藏分析,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雁木西采油工区针对雁6-35井投产9小时显示严重供液不足的问题,成立了由副厂长带队,工艺、油藏组成的现场小组迅速赶到现场。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是钻井污染油层导致地层不供液,与研究院联系后,决定补开油层下部4米并进行酸化。技术人员连夜做补孔酸化设计并制定施工计划,通知射孔、酸化队伍做好施工准备,超前组织各项工作,从补孔、酸化到完井开抽整个作业只用了38小时。目前该井日产液25立方米,日产油20吨,生产稳定,酸化效果显著。鲁8区块是2005年吐玉克稠油油田新发现的含油区块,在近一年衰竭式开采后,地层能量逐渐衰减。该厂对井网进行了调整后,鲁8-10井、鲁8-3井和鲁8-2井相继转注,3口注水井日配注110立方米,实际平均日注113 立方米,压力稳定,注入量平稳。目前注水系统的调整,补充了地层能量,为稳油增产提供了保证。
葡北采油工区进一步细化地质分析流程,提高了油藏监控的及时性和措施的有效性,措施后葡5块油田4口井注水明显收效,日增油25吨;含水上升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5%。油井月自然递减率为3%,老井自然递减率控制在计划范围内。
红连采油工区实施“稳油控水”措施,成功投运了红南油田卡拉扎组注水系统,改造了两井一线、多井一线油井流程,实现了增产提效和原油产量箭头向上目标,日产最高达到1186吨。
稠油试验工区加大新投、压裂、提液等措施,加强老井生产管理,相继应用了油井增产新技术,大胆试验油井清防蜡新技术,稠油日产由年初160吨增加到目前的330吨。
(来源:吐哈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