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我国继三月份出现6年来首度单月贸易逆差后,四月份贸易顺差出现大幅收窄。专家认为,在进出口额双双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的前提下,我国顺差持续收窄是一个积极现象,显现了我国进出口更加趋于平衡的趋势。
外贸进出口基本平衡将成为常态
“实现进出口大体平衡是我们的长期方针。在外贸持续的恢复性增长中,顺差收窄甚至出现月度逆差,说明进出口增长更趋于协调和平衡,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外贸健康发展的标志。”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健说。
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381.6亿美元,增长39.4%。其中出口1199.2亿美元,增长30.5%,比上月加快6.3个百分点;进口1182.4亿美元,增长49.7%。当月贸易顺差为16.8亿美元,下降87%。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近日表示,今年全年我国贸易顺差将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减少1000亿美元,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处于平衡点将成为常态。
进口扩张促使我国贸易顺差收窄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实施了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投资和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而这种内需持续增长带动了进口需求的旺盛。“近几个月我国顺差的收窄是由于进口增长持续快于出口增长的结果。”李健说。
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统计分析处处长黄国华认为,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砂等大宗产品进入价格恢复通道,必将继续促进进口值的快速增加,同时,我国正在采取措施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加大自主进口的力度,扩大从主要顺差国的进口。这都将促使我国贸易顺差继续收窄。
我外贸进出口依然面临艰巨挑战
李健认为今年前4个月外贸出现较高的增速与去年同期的基数低有关,有一定的回补库存因素。随着基数的提高,我国未来一段时间乃至全年的进出口增长速度肯定会有所放缓。同时,近期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国际主要资本市场发生震荡都说明主要发达国家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深层矛盾,都还没有解决,不能因前4个月进出口的高速增长而对全年外贸形势盲目乐观。
李健说,对未来的外贸形势,还需要密切跟踪和观察。在保持近几年来国家一系列支持外经贸发展政策措施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必须适当增加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应当更加重视提高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协调性,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促进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