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1959年9月被发现的大庆油田拯救了“无油”的中国时代,而素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的南海油田可能拯救当前的“缺油”时代。
据国土资源部披露,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据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1/3。目前,南海已被列为国家十大油气战略选区之一。
李嘉诚的南海战略
2006年6月,李嘉诚把全世界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中国南海。
他旗下的哈斯基石油公司在其加拿大总部宣布,该公司在中国南海海域的深水探井有“重大”的天然气发现—————丽湾3-1-1的深水探井可能有1.1~1.7千亿立方米的可开采储量,将成为中国海上的最大气田之一。
“这是中国海洋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广东油气商会会长梁承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说明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很有潜力,中国应该加快南海勘探的工作。”
李嘉诚并未就此停止他在中国南海迈出的脚步。8月8日,中海油宣布,其母公司中国海油将再度与哈斯基携手勘探中国海域的深水区。双方就位于南海东部海域的深水区块29/06、位于南海西部海域的35/18和50/14区块签订了产品分成合同。
随着李嘉诚南海战略步伐的推进,南海能源的开发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周边关系影响勘探
与此同时,围绕着富饶的南海海域,各国间的争议从未间断。以南沙群岛为例,自古以来,这个群岛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及中国台湾地区都声称自己拥有南沙群岛中全部或部分岛屿的主权。
“南海对于中国,油气能源影响很大,但更重要的是战略位置。中国对南海的开发没有更快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在于资金和技术,而在于中国和东南亚的政治和外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人士说。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中国一直执行的政策。这一政策在东盟各国不予理睬,猖狂开采南沙群岛等地石油时,多少有些无力。
“南海问题上因为存在着争议,‘谁先开发,对谁有利’。目前探明在有争议地区和深海地区的石油资源较丰富,所以中国应当抓紧有争议地区、深海地区的开发。”一位广东能源战略专家说。
能源始终是心头之痛
多年来,广东深受“油荒”、“气荒”的折磨。此外,“电荒”也往往与“油荒”紧紧相连,2005年广东油电仍占广东省内各类电源比例的28.9%。
广东对于南海石油勘探的重大突破寄予厚望。一旦南海石油产量有大幅增长,受益最大的将是广东。
据专家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而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石油开采顶峰,2100年中国将出现石油枯竭,而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将成为最理想的替代能源。
然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广东能源专家说,可燃冰在南海,在离中国大陆更远的地方,而那些海域争议更大,所以广东恐怕只能“望梅止渴”。(摘自《赢周刊》 庞华玮/文)
(来源:天中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