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际油价开跌国内油价观望 降价可能性不大

国际油价开跌国内油价观望 降价可能性不大

      2006/10/8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98

中国阀门网

每桶60美元上下的国际原油价格正在中国市场上掀起阵阵涟漪:中国成品油价格会不会随之下调?已经基本建设完毕的四大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会不会逢低买进、开闸注油?
  
  本报从国家发改委权威渠道获得的答复是:两者都不大可能,国内油价既不会马上降价、石油储备也不会现在就注油。
  
  “还在等,不如再等等”,这位发改委的人士告诉记者说,国际油价可能会再下降,现在是否调价或进油“还拿不定主意”。
  
  降价可能性不大
  
  为什么近期国内成品油不会随国际油价下降而下调呢?上述人士一言以蔽之:尚未与国际接轨。
  
  据他介绍,中国的油价涨幅还是低于国际的,国际上涨50%,国内的涨幅仅为10%。如果要真正接轨的话,国内成品油价格还得涨,就算一吨原油能炼70%的成品油的话,如果按3000元/吨原油计,炼1.4吨成品油的原料成本就要达到4500元/吨,但现在却卖4000元/吨,价格还是倒挂的。
  
  在4个月前的成品油涨价中,大部分汽油价格已经突破了每升5元大关。当时消息说,今年年底前国内成品油价格要涨到每升8到10元,与国际油价接轨。
  
  不过早有专家对“国际接轨”表示质疑,因为按照现在的油价推算,中国的汽油零售价格与美国国内市场上的价格已经不相上下了。
  
  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说,中国成品油价格是在国际原油价每桶70美元时涨的价,现在美国是2.42美元/加仑,大致4元多/升,除去税,“中国油价已经基本上接轨了”。
  
  国家经济信息中心的能源专家牛犁说,不排除“安抚性降价”的可能。
  
  “安抚性降价”还是第一次有人提出。显示油价主管部门,既希望不断涨价与国际接轨,以消除炼化环节的亏损,又不得不照顾民众的情绪,消除国内油价只涨不跌的误解。
  
  既然中国进口的原油是国际价格,零售的汽油也与美国价格接轨,两端的价格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美国的炼化企业能赚钱,中国的炼化企业却总喊着亏损和倒挂,中国财政又要拿出100亿的大礼包去弥补其亏损呢?
  
  业界普遍批评的是,中国的炼化环节出了问题,消耗了过高的成本。
  
  上述国家发改委人士也表示,在垄断的情况下,无法做到炼油环节的市场化;还得顾及中国国情因素,像军队用油、西藏地区的用油等都要全面考虑。
  
  他说,每桶石油价格在30到40美元之间,或低于50美元时“可能会有所动作”。
  
  储备注油准备不足
  
  虽然四大基地陆续建成,但据本报了解,中国的石油储备机制还是相当的混乱与不成熟。
  
  上述国家发改委人士说,业界期待已久的国家石油储备中心还处在组建阶段,其管理运作模式都没有出台,各种制度也尚无清楚的规则可循。
  
  另外,储备基地的油源是进口,还是国产,一直未有定论;储备基地的运作模式是政府主导还是商业模式也不清晰。
  
  一位发改委内能源系统的人士建议应该参考美国的储备经验。
  
  据了解,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家应急石油储备,建设比较早、管理经验丰富、相关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收/放储和轮换运作比较成熟。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由位于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等四个储备基地组成,按照美国能源政策和保护法案EPCA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总统的领导下由能源部组织实施对SPR的管理,超出法律法规规定对SPR进行处置时,要得到国会的授权。除了SPR,美国还于2000年建立了规模为200万桶的东北部地区家庭取暖用油储备,该储备起到紧急情况下的缓冲作用,当严重依赖石油供应的东北部地区遭受取暖用油供应中断时作为商业供应的补充。
  
  目前美国SPR储备能力为7.27亿桶,政府替代进口保护能力达到59天,加上私人机构储备合计约118天,满足国际能源组织IEA对OECD组织成员国90天进口保护能力的要求。
  
  目前,中国两大石油公司的储备仅是21天。
  
  上述人士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这些建议都是业界关注已久的老话题,但目前确实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他说,第一,中国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储备运作、基地建设,明确目的与方式、运作机制等;如应酝酿出台《储备法》,第二,建立储备管理体制,像美国石油储备体制是三级管理;而中国目前还只是二级,如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基地,石油储备中心还没有组建完成,石油储备中心人员还未到位;第三,规范储备运营机制和完善储备方式,如何收储、抛储,怎样应对国际影响;甚至包括平衡国际收支都要有章可循;储备上也要分为国家战略储备,企业储备,国家强制性规定,将储备变成企业的义务,并且纳入整个体系中。
  
  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认为,现在中国应该抓紧时间储油,只要悄悄下单,而且跟石油输出国直接去购买,这样双方都有利,未必就一定得到期货市场去买;国内油源解决不了,今年上半年进口量增加15%,说明国内油源不可能解决。
  
  “再等也没有意义,也许哪一天掉到50美元,忽然又反冲回来;还是悄然储油的好,谁知道你买的是储备油?如果少量购入,影响不会太大,做好自我调整最为重要。”他说。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勾新雨

(来源: 经济观察报)

热门关键词:油价开跌 油价观望 降价 可能性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