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评测 > 国研中心:我国经济已率先回暖 回升尚存不稳定性

国研中心:我国经济已率先回暖 回升尚存不稳定性

      2009/5/4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22

中国阀门网

中国经济是否已触底?怎么看当前宏观和微观的变化迹象?有无必要出台新的刺激计划?“保8”最突出的挑战是什么?——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

我国经济已率先回暖,但实现中长期回升尚存不稳定性

记者:您年初曾预言:“我国经济完全有条件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回升”。4个月过去了,我们是否已经“率先回升”?近来宏观和微观经济的一些迹象是向好的反转还是“W”型的反弹?

张玉台:我的那番预言,是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现在,我仍坚信这一判断。

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特别是3月份经济指标比前两个月有明显改善,投资消费快速增长。在中央和地方刺激经济政策的有效带动下,我国经济已率先回暖,并正向回升发展,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表现最好的。预计GDP增速从二季度开始恢复上升。

但我们仍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决不能盲目乐观。比如,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通过外需的快速萎缩向我国实体经济传导;国内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与体制性问题在经济增速回落时变得更凸显。我国经济的短期回暖能否转化为中长期经济增速的回升,实现向好的反转,还存在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待继续努力。

GDP增速向正常的周期性回调靠拢,不少经济指标比预期好

记者:对我国近期的经济数据,社会上看法不一,您觉得是好于预期还是低于预期?

张玉台: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速度,及其对欧美金融业造成的损失和对全球经济冲击的力度,屡屡出人意料。国内外各界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变化趋势及影响仍然争议很大,对当前中国经济的表现及今后走势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在全球经济高度关联的今天,仅靠个别经济指标的短期表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中长期经济走势。经过2000年以来连续8年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运行自2007年三季度进入周期性下降状态,GDP增速回调是正常现象,但像2008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逾5个百分点的大幅下滑,已远超出正常的周期性回调幅度。

就一季度而言,我国GDP增速只有6.1%,比2008年四季度增速进一步下降0.7个百分点,主因是美国金融危机负面影响扩大,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的衰退程度和进口降幅大大超出预期,我国一季度出口因此出现-19.4%的深度滑落。从其他指标看,由于我国刺激经济力度大、出手快,政策引导效应初显,我个人认为,一季度不少重要经济指标确实好于预期。例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达28.8%,这是3年来最高水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15.9%;具有先行指标意义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4个月超过50,都比预期的要好。

目前还不能轻言见底。要防止出现二次探底

记者:有外电近日评价中国经济已触底,是这样吗?

张玉台: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复苏对全球经济复苏举足轻重。我希望美国经济如奥巴马总统所言“初现曙光”。但是,客观地讲,美欧尚未真正摆脱危机的困扰,近期内美国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处于一个探底的过程,但还不能轻言见底。目前,随着初级产品价格企稳和企业库存水平下降,影响经济增长的短期负面因素趋于弱化。一季度内需增长良好,我国经济增速朝着正常的周期性回调靠拢。不过,从外部看,世界经济衰退的格局未有改观,主要经济体消化金融不良资产以及外需的提升尚待时日。从内需看,市场主导的企业自主投资还没完全跟进,城乡居民增收难度较大,消费持续快增的根基尚不稳固。所以,在经济有了积极变化时,既要增强信心,又须实事求是,密切观察经济运行中的新现象、新情况、新走势,宁愿把困难估计得更足些、准备得更充分些,拿出更有力的措施,确保经济增长持续稳定,防止出现二次探底。

短期内依靠扩内需难以全面替代或弥补外需收缩产生的缺口

记者:二季度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张玉台:最突出的挑战是如何应对外需不振以及由此生发的一连串经济和社会问题。

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外需急剧萎缩,严重冲击着我国外贸,一季度出口下降近20%,前所未有。危机还会进一步深化,出口形势仍很严峻。由于外需收缩规模很大,在结构上与内需存在较大差别,短期内依靠扩大内需,难以全面替代或弥补外需收缩产生的需求缺口。怎样稳定外需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是相互促进而非相互替代。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对稳定内需已产生效用,但基础还不牢固。出口大落,企业及其上下游关联行业效益下降,破产、裁员增加,大量农民工下岗失业,加剧了就业压力。同时农民工社保体系不健全,使社会稳定问题也较突出。

最重要的是落实好出台的一揽子计划,但也要留有备手

记者:各方对中国政府新的经济刺激方案充满预期,您觉得当前有无必要再给政策“加码”?

张玉台:在本轮危机中,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高度评价。去年以来国家实施的是一揽子保增长、扩内需计划。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有一定的时滞。例如,很多投资项目的落实需要相应的前期工作,基础设施建设要完成可行性评价、规划、设计等,才能进入建设阶段。项目实施后,对上下游产业形成拉力并带动民间投资,又需一定时间。迄今为止,一揽子计划只是初显成效,眼前最重要的,是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使其充分发挥效应。

当然,要时刻关注并研判经济走势,早作预案,留有备手,这是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保8”目标可以实现,政策措施应及时充实完善

记者:一季度GDP增长6.1%,有人疑虑,全年能否“保8”?实现这个目标,要抓紧做好哪几件事?

张玉台:综合看,GDP6.1%的增长,直接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向好变化,而且宏观调控政策尚有操作空间。我认为今年“保8”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保8”不是这一轮宏观调控的唯一目标,更非终极目标。要力保宏观经济的综合平衡;将短期经济刺激与中长期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灵活把握宏调的力度和节奏,例如去年11月份以来,贷款增速很快,须密切关注贷款的流向;加大改革力度,用体制、机制创新来应对危机;通过国际并购、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获取资源、技术、品牌和国际营销渠道,为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夯实基础。目前应坚持积极扩大内需与有效利用外需并举,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时充实完善:

一是继续将扩大投资作为首要任务,狠抓落实,注重刺激与引导市场自主性投资,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二是将扩大消费与消费结构升级相结合,引导城乡居民加大文化、健康、绿色和信息消费等。三是多管齐下“稳外需,保出口”,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抢抓机遇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四是完善社保体系,立足“保就业、惠民生”,并切实化解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