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陈耀提出东北地区泵阀等产业整合新思路

陈耀提出东北地区泵阀等产业整合新思路

      2005/8/1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28

中国阀门网】从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的初衷是为国民经济工业化提供技术装备而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在工业化进程中排斥了对农业的升级改造和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其结果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走了一条自我发展道路,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上缺乏产业间有效协同,不能有效带动和提高农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能力,导致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足以维持工业的超速发展,三次产业间呈现出很强的非均衡发展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课题组负责人之一陈耀研究员日前分析认为,必须运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改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即实施一系列产业链整合策略,通过产业链均衡、延伸和接续提升竞争力,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战略。陈耀从东北装备制造业和汽车工业如何延伸产业链切入,提出东北地区产业链整合新思路。  

    加强区域合作形成整体优势  

    在现代化过程中,制造业是实现经济振兴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具有极高的带动效应,是产业优化结构的推动力量。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美、日、德等国均以装备制造业作为主要支柱重点发展,各自根据国情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产品分工,在2-3个主导制造领域形成了大的比较优势,成为世界龙头。  

    东北装备制造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以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等经济中心城市为依托,又各具特色。但在装备制造业地区布局上,东北与长三角地区差距巨大,东北装备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低于长三角占全国比重24.8个百分点,其中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差距稍小,也相差近10个百分点。其余行业差距在20%-40%之间。  

    从自身看,东北装备制造业目前仍以国企为主,由于研发投入与规模增长速度相比明显不相称,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产品更新缓慢,后劲不足,有的企业亏损严重。从三省区域合作看,整体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产业链配套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  

    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应如何利用长期积累的优势,快速提高竞争力?  

    陈耀认为,首先是加强区域合作,形成整体优势。如以发电设备著称的哈电集团,其电站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很高,而沈阳输变电集团在输变电设备方面优势很强。如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共同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电力装备方面的整体优势,则可在行业中称雄。在石化装备制造方面,辽宁在压缩机、泵阀等运动部件、整机制造方面很有优势,而黑龙江则在反应器等大的不动件制造方面见长,如果集成两省优势,则可彰显石化装备的成套制造优势。如果三省各尽所长,强强联合,就能以一个整体面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其次是以重大装备为特色,加快新型装备制造业发展步伐。重大装备具有投资大、技术密集、风险高等特点,多为单件、小批量生产,主要销往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是国外大公司。陈耀认为,作为一个装备制造基地,仅仅发展重大装备很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在保持、发扬重大装备制造特色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设备、环保设备、机器人及自动化、燃气轮机、物流设备、数字化医疗设备及其他数字化设备、新型材料及其制品和软件等新型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适度“轻型化”和“高技术化”。  

    再次是加强产业链配套建设,大力发展介于原材料制造业与最终产品制造业之间的零部件、元器件和中间材料制造业的中场产业。通过改组、改造,形成高起点、专业化、大规模,可向全国、全球供货的一批“小型巨人”汽车零部件、自动化仪表元器件、电子元器件、材料及其制品、机床功能部件、燃气轮机零配件、飞机零件、模具、铸锻件制造企业。  

    还要重视产业链末端建设。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的社会功能从主要服务于生活延伸到同时服务于生产,从主要为劳动密集型服务发展到兼有知识密集,科技含量高,其手段日益依赖先进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业。陈耀认为,这种转型应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一条重要新思路。  

    从产业增值出发强化有机联结  

    东北地区汽车生产历史悠久,但一度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过多,规模小,直接影响到汽车制造成本高,销售价格居高不下,与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的水平相差甚远。目前,汽车产业中先进的整车、发动机厂和落后的配套厂同时并存,既严重影响了区域内的协作配套,也增加了主机厂的采购成本。由于研发投入与其发展速度不适应,导致产品更新速度缓慢,缺乏后劲。  

    汽车工业产业关联度大,只有从产业价值增值的角度使各个环节有机联结,才能造就主导产业竞争力,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陈耀认为,东北有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又有一汽、哈飞、华晨汽车、金杯通用一批实力雄厚的汽车集团,如果三省的汽车工业充分利用企业协调配合的优势,全面整合汽车工业资源,形成一个强势的汽车产业区域群,势必会为东北的汽车工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充分发挥东北汽车产业所形成的规模效应。  

    据陈耀调查,由于东北汽车工业研发投入与其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某些引进的生产线项目只有引进预算,没有消化资金,难以创立自主品牌,难以走上引进—消化—创新的良性路线。在引进过程中,企业逐步丧失技术开发能力,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怪圈。陈耀认为,东北汽车工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注重研发,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汽车工业全面升级。同时,汽车企业还要在扩大规模基础上扩大产业延伸,全方位进入与汽车市场直接相关的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品种。  

    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重整车、轻零部件观念,导致汽车工业零部件工业企业结构不合理现象,陈耀建议,企业要加强当地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坚持整车与零部件生产共同发展。在重视整车生产的同时,利用当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优化资源配置,抓住几个核心部件生产,走品牌经营之路。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要注意实现产业链的均衡配套。否则,可能因为辅助产业或某一环节的缺陷而导致主导产业优势不能有效发挥,从而制约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实现产业链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配套发展是根本对策。要注意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波及带动效应,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心有地区特色的产业体系,使主导产业真正成为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链延伸要尽量在本地实现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链整合要走一条什么路子?  

    陈耀提示,要注意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短的问题。改变以前只对资源初级利用的状况,实现产业向纵深发展。比如,资源产业依托矿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把“原料矿业”转化为“成品矿业”,最大限度提高资源附加值。油城可以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及石化产品深加工;煤城可以实行以煤发电、以电炼铝,煤电铝一条龙等;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也可使产品大幅度增值;林产工业以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为方向,形成木加工产业链。  

    加强企业间协调合作,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建立大型企业集团,控制核心技术,将重点放在研发和品牌建设上,将一些非核心的配套业务利用外包制,在发挥本身优势的同时也为相关企业提供良好协作服务。  

    建立产业链前后一体化的经营机制。要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保证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流动;对区内资源按照就近供料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区域优化;搞好原料以及中间投入产品的优化供应和集中利用,保证产业链延伸后的企业能实现相应的经济收益,实行厂际优化。  

    陈耀建议,产业链延伸要尽量在本地实现。因为在本地延伸产业链可以利用空间邻近的优势,企业之间不仅能够缩短中间产品的运输距离,还能快速交流信息,实现企业之间的互动发展。  

    当今世界先进的企业通过为用户服务创造的收益大约已占总收入的1/3以上。陈耀说,将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向服务领域发展,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服务业,这种新观念不仅是建设东北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重要的新思路,而且可以全面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服务业水平,促进东北地区第三产业大发展。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