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我国石蜡企业积极应对出口零退税

我国石蜡企业积极应对出口零退税

      2006/9/30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39

中国阀门网】  根据国家五部委发布的出口退税调整政策,自2006年9月15日起,共有50种化工产品将取消出口退税,其中包括液体石蜡和重质液体石蜡。我国石蜡年出口量为60万吨,约占世界石蜡总贸易量的70%,在全球石蜡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那么,石蜡产品出口零退税,将会对我国石蜡企业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再不能牺牲资源赚加工费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石蜡资源、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石蜡进入国际市场,经过40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国际石蜡市场的一支主导力量,对国际石蜡市场现状及发展具有巨大影响。我国石蜡产品的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总生产能力约为170万吨/年。
  大连石化有关负责人表示,2006年初,出口退税由13%降至5%,导致企业的石蜡出口效益下滑,按年出口量12万吨计,大连石化已损失近5000万元。此次取消出口退税,企业的损失将更大。但由于石蜡属于“三高” 产品,牺牲国内资源赚取加工费并非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从长远考虑,企业必须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大连石化主要是从质量入手,确保产品合格率100%。2006年夏季,二酮苯装置处于开工末期,冷换设备内漏如果处置不当将导致溶剂质量下降,造成出装置蜡含油偏高。企业对一般冷换设备每天检查一次,重点设备每两小时检查一次,保证蜡馏出口质量。四酮苯装置掺炼俄罗斯原油比例逐步增加,日加工量达到1039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为避免加工负荷增加影响出装置蜡含油指标,大连石化狠抓工艺纪律,保证生产平稳,前两个季度实现了蜡含油100%合格。石蜡精制罐区是蜡出厂前的最后一道环节,该公司严格控制收、转罐过程,避免高低档产品发生混串,并在生产安排上尽量避免高低熔点相差较大的蜡进行调和,确保了2006年以来外付成品蜡合格率100%。
  二、为绿色和高端产品争取机会
  目前,我国石蜡的年产量基本维持在170万吨左右,是世界最大的石蜡生产国。然而与石蜡生产大国地位不相匹配的是,低端产品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而在特种蜡、专业蜡等高端产品方面的生产技术相对薄弱。
  河南油田精蜡厂负责人指出,由于此次取消石蜡出口退税率只针对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石蜡产品,在很大程度上给绿色产品和低成本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出口机会,而该厂正好生产该类产品。他们调整了生产方案和工艺参数,不仅提高了口香糖蜡、包装纸专用蜡等绿色产品和低成本产品的生产量,而且还实现了能源的循环使用,降低了生产消耗;同时,该厂适当改变销售办法,在销售提成上适当向绿色产品和低成本产品倾销,调动了销售经理销售这些产品的积极性。
  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有关负责人指出,随着石蜡加氢装置的投入使用,该公司将大力生产绿色环保石蜡,市场紧缺的高品质石蜡供求矛盾将因此有所缓解。同时,他们还将开发石蜡新产品,形成调配蜡及特种蜡产业化规模优势。据该负责人介绍,国外调配蜡的生产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一些发达国家调配蜡品种多达上百种,产量占石蜡产量的30%左右。抚顺石化将按客户的不同需求生产不同的调配蜡,并结合国际、国内市场向石蜡中下游产品开发。
  大庆石化公司销售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出口商听说出口零退税的消息后,提货积极性不高,生产厂家的库存普遍高涨。目前,大庆石化公司已持续几个月库存达1.2万吨,而2005年同期库存仅为几千吨。谈到应对措施,这位负责人表示,由于低端产品消化成本的能力较弱,在成本上涨的推动下石蜡价格出现上扬,原有的低价优势被削弱,出口受阻的情况将严重。该公司将加大高端石蜡产品的投入力度,合理利用石蜡资源,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三、迅速开辟“第二战场”   
  开辟国际市场的“第二战场”是国内各石蜡生产企业应对出口零退税的另一选择。目前,国内石蜡生产企业的石蜡出口市场主要面向欧美,并且对方需求的都是优等蜡。而非洲、南美洲及中东市场上需求的石蜡以低等级石蜡为主。因此,以后的出口方向可以转到非洲、南美洲或中东市场。河南油田精蜡厂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亚洲及非洲对石蜡也有很大的需求量,而且价格不低。为此,该厂调整营销策略,针对区域离亚洲市场近、文化思维也相近等特点,开始着意开拓亚洲市场。仅2006年8月,该厂的亚洲市场开拓计划就取得成效,橡胶防护蜡等产品先后打入了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市场。

(来源:商务部)

热门关键词:石蜡企业 应对 出口 零退税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